[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62364.8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2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键;杨静;胡容峰;丁领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36/8988;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缺血性 中风 中药 复方 有效成分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2011年4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份《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证实非传染性疾病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报告指出2008年全世界总死亡人口中的63%、约3600万人死于心脏病、中风、慢性肺部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其中近80%的死亡病例都出现在中低收入国家。在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病例中,心血管疾病所占比重最大,每年约造成1700万人死亡。中风对个体的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最大,据世界银行09-10年间对中国非传染性疾病研究的报告,中国的中风死亡率是日本、美国和法国的四到六倍,与此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研究开发防治中风的药物制剂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长久以来防治中风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治疗药物必须通过血脑屏障才能进入病灶,致使98%的药物很难在脑内呈现有效浓度和治疗效果。经鼻给药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药物传递系统之一,不仅吸收迅速,起效快,生物利用度接近静脉注射,给药使用方便,可自行用药,患者依从性好,而且可以绕过血脑屏障无损伤直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因此,经鼻给药已成为目前治疗中风理想的用药途径。
脂质微球是一种以磷脂为乳化剂,脂肪油为软基质的微粒分散系,平均粒径为200nm。脂质微球作为经鼻给药的载体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以作为水溶性药物和脂溶性药物共同的良好载体;2.脂质微球的重要组成成分-乳化剂卵磷脂本身即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很好的鼻腔吸收促进剂;3.同鼻腔给药的微乳制剂相比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因而减少了鼻腔给药的刺激性。
中风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前者发病率约占85%。脑络欣通(原名脑络通)是全国著名老中医王乐匋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经验方。主要由益气药黄芪、川芎和活血药红花、当归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熄风通络功效。以传统煎煮汤剂的形式应用于临床,长期临床证实其对缺血性中风具有良好的疗效。
本专利研制的脑络欣通脂质微球滴鼻剂将传统中药复方与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将脑络欣通精提后制成脂质微球后经鼻给药,提高有效成分浓度,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在脑内的浓度,增强疗效。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中药复方脑络欣通脂质微球滴鼻剂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脑络欣通脂质微球滴鼻剂,以有效成分入药,各成分根据自身性质分散于水相、油相及界面层中,提高有效成分浓度,以脂质微球经鼻给药促进药物吸收入脑,增强治疗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脑络欣通脂质微球滴鼻剂由复方中药精提液、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油溶性介质、金属螯合剂、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防腐剂及蒸馏水组成,pH值为5.5~7.0;其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
本发明中的中药精提液为脑络欣通处方中各味药经传统中药提取工艺制得,以重量计相当于原生药的十分之一;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磷脂、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吐温,Tween)、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普朗尼克,Pluronic)及其混合物;所述的油溶性介质为植物油、动物油、合成油及其混合物;所述的稳定剂为油酸钠、油酸、胆酸、胆酸盐及其混合物;所述的渗透压调节剂为甘油、山梨醇、甘露醇、葡萄糖及其混合物。金属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镁、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或其混合物。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磷脂为卵磷脂、豆磷脂、合成磷脂或其混合物;所述的吐温是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吐温85或其混合物;所述的普朗尼克为普朗尼克68(F68);所述的油溶性介质中的植物油是大豆油、红花油、蓖麻油、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鸦胆子油、棕榈油或其混合物;动物油为猪油、鲸蜡油、牛油或其混合物。
本发明的制剂中还含有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枸橼酸钠或其混合物;防腐剂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或其混合物,以制剂计用量为0.05%~0.5%。
本发明滴鼻剂组成的最优选方案按重量百分比为:中药精提液50%,卵磷脂1.5%,F68 1%,油酸0.5%,大豆油5%,MCT 15%,EDTA-Na2 0.03%,甘油2.25%,苯甲酸0.25%,对羟基苯甲酸酯0.05%,其余为蒸馏水,滴鼻剂的pH值的5.5~7.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2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物装置及曝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七种子(苗)拌种剂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