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62364.8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2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键;杨静;胡容峰;丁领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36/8988;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缺血性 中风 中药 复方 有效成分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中药精提液、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油溶性介质、金属螯合剂、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防腐剂及蒸馏水组成,剂型为脂质微球滴鼻剂,pH值为5.5~7.0,所述的中药精提液由当归、川芎、天麻、黄芪、红花、三七和蜈蚣七味中药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制剂,其特征在于:该脂质微球滴鼻剂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
中药精提液70%
表面活性剂:卵磷脂1.5%;F68 1%~2%
稳定剂:油酸0.5%
油溶性介质:大豆油5%;MCT 15%
金属螯合剂:EDTA-Na2 0.03%
渗透压调节剂:甘油2.25%
防腐剂:苯甲酸0.25%;对羟基苯甲酸酯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脂质微球滴鼻剂的制备包括以下工艺:
(1)中药精提液的制备:取当归60g、川芎和天麻各100g合煎水煮醇沉,第一次加2600ml水煎煮1.5h,第二次加2000ml水煎煮1h,合并提取液,旋转蒸发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加乙醇至醇沉浓度达70%,取上清液过滤收集滤液;取三七40g、红花100g、黄芪300g合煎,第一次加4500ml水煎煮1.5h,第二次加3500ml水煎煮1h,合并提取液,旋转蒸发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加乙醇至醇沉浓度达70%,取上清液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上NKA型大孔树脂柱,弃去水洗液,收集70%乙醇洗脱液;取蜈蚣30g用30%乙醇溶胀2h后,渗漉,收集渗漉液450ml后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水提醇沉液、洗脱液、渗漉浓缩液合并得最终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达1.05;
(2)将F68 10g,甘油20ml,EDTA-Na2 0.3g溶于100ml 60-70℃蒸馏水中制成水相;卵磷脂10g,油酸1g在60-70℃溶于200ml等量混合的MCT和大豆油中制成油相;将水相和油相与500ml中药精提液混合,在高速乳匀机16000rpm、20min作用下制成初乳,加入苯甲酸2.5ml,对羟基苯甲酸酯0.5ml,氢氧化钠调节pH为7.0,加蒸馏水至1000ml,经高压匀质机循环至粒径为200nm,即得一种中药复方脂质微球滴鼻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23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物装置及曝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七种子(苗)拌种剂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