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轨道岔扭转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8217.3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11/14 | 分类号: | B21D11/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道岔 扭转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轨道岔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对钢轨进行可控的径向扭转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道岔是使机车从一股车道转入另一股车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铺设在车站、编组站。道岔钢轨的加工质量是铁路安全运输的基础。我国道岔钢轨的生产企业,如宝鸡桥梁厂、株洲桥梁厂、淄博工务段等,在加工钢轨时均采用大型压机冷压扭转加工的方法,其原理为采用特殊模具,将压机的上下运动,转换为钢轨的扭转加工。但是这种加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 模具设计制造只能按一种钢轨型号加工,多种型号的钢轨加工就需要多套模具,模具的制造成本昂贵且设计复杂。
(2) 模具设计时,很难精确得到需要加工钢轨的回弹特性,这样,钢轨所需扭转角度就无法获得,使模具的设计、制造困难。另外,同一型号的钢轨,由于批次不同,硬度弹性等参数都不同,难以随意改变实际扭转角度以适应钢轨的回弹,使得钢轨扭转后的最终角度及精度均不高。
(3) 工作过程中,扭转角度无法显示。
(4)模具的磨损,热压加工以及尺寸的精度等也会影响钢轨扭转精度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道岔钢轨扭转加工装置,从而实现了钢轨扭转加工的加工角度可控性,提高加工产量和质量,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轨道岔扭转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单元体及第二单元体, 第一单元体与第二单元体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板将两者固接为一体;第一单元体及第二单元体分别包括两块间隔的基板,各基板相互平行排列;在第一单元体的两基板之间对称装置安装块,安装块内开有夹具滑移通道及插销孔,在夹具滑移通道内装置夹具,左右夹具的一端分别固接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于安装块的底部装置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油缸、锁紧插销及安装板,锁紧油缸的一端固接于安装块的底部,锁紧油缸另一端的活塞杆与安装板连接,在安装板上于锁紧油缸的两边分别安装锁紧插销;第二单元体的结构与第一单元体的结构相同,在第二单元体的基板上还装置内法兰与外法兰,外法兰固接于基板的外壁,外法兰与内法兰的外圆面相支撑,内法兰固接于安装块的外壁;安装块与扭转臂的一端固接,扭转臂的另一端铰接扭转油缸,扭转油缸上装置传感器,扭转油缸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单元体的两基板的之间。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元体的基板及第二单元体的基板为梯形基板;
所述锁紧油缸为两组四个,所述锁紧插销为四组八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满足多种不同型号的钢轨的加工制造,减少模具设计及制造模具的费用;钢轨扭转加工过程时,通过传感器可以检测油缸的伸出行程并计算出扭转角度的大小,即使扭转角度出现差异,也可以进行扭转角度的双向修改,实现了钢轨径向扭转角度数值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单元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钢轨扭转前的示意图。
图6为钢轨扭转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8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