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件系统差异化的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8201.2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6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红 |
地址: | 20044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件 系统 异化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软件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软件系统差异化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软件产品,其大规模开发一般要求标准化,同时又必须具备高度的可定制性,为不同客户提供有差别的服务和功能,这在客观上要求软件产品必须差异化。另,软件产品的本身功能随着产品的不断演化,则将面临有些功能需要增加、而有些功能需要取消的问题,传统的做法通常是由软件开发商修改原有程序代码,或通过插件化、配置化来解决此问题。但是,通过软件开发商来修改原有程序代码,将经过漫长的发布流程;而插件化虽然可以解决此问题,但是插件化易带来粒度过大问题;而对于采用配置化来解决此问题,其在实体上与功能上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不同,则对技术要求较高,进而不易于维护。
此外,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当客户需要在软件上增加一些简单的功能,一般仍需要给软件开发商来完成,这将造成一定的时间差,从而使客户不能更快地使用软件功能,进而造成客户价值的损失。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软件系统差异化的实现方法,以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可作任意变更而具有可扩展性,并且易于维护及提高客户效益,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软件系统差异化的实现方法,包含:a)定义一原生配置资源,所述原生配置资源对应于一软件系统的预先配置;b)定义一个或多个差量资源,所述差量资源与所述软件系统的配置变更相关;以及c)将所述原生配置资源与所述差量资源作用于上述软件系统以生成一新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步骤c)包含:c1);从不同物理位置和配置资源宿主扫描配置资源并形成一离散配置资源集合c2)对所述离散配置资源集合进行排序以生成一排序配置资源集合,继而分辨出原生配置资源和差量配置资源;以及c3)读取所述排序配置资源集合并解析所述差量资源以对所述原生配置资源进行一变更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原生配置资源包含多个独立包装的子原生配置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子原生配置资源对应于所述软件系统的易变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差量资源包含基础对象、谓词及数据,其中,所述基础对象用以定义所述变更操作的目标,所述谓词用以定义所述变更操作的动作,所述数据用以定义所述变更操作的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差量资源透过一可视化设计器设计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差量资源基于统一对象模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差量资源为文本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差量资源宿主在文件、数据库或文件服务器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差量资源与所述原生配置资源之间、所述差量资源彼此间相耦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差量资源支持多语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具有同一语言类型的所述差量资源集中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软件系统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综上,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软件系统差异化的实现方法,通过所定义的原生配置资源与一个或多个差量资源形成新对象,而当执行软件系统时,其调用新对象,则可实现软件系统的新功能,使软件系统具有较好可扩展性。而对于软件系统的一些易变功能进行单独包装,这简化了后续的功能变更的操作。采用可视化设计器来设置差量资源,而对于软件系统的一些简单功能变更,客户可以直接透过可视化设计器来设计差量资源,进而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变更,而不需给软件开发商来完成功能变更,从而可以节省时间,进而提高效益。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软件系统差异化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2绘示了图1中的步骤13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关于本文中所出现的“原生配置资源”,是指标准软件系统所具有的配置资源,其可以泛指软件系统的所有配置资源的集合,也可以特指所有配置资源中的任一分配置资源。
请参照图1,图1绘示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软件系统差异化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8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室密封装置
- 下一篇:挡位传感器和具有它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