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GPU卡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6127.0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1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付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0 | 分类号: | G06F11/10;G06F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房岭梅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gpu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形处理单元(GPU)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GPU卡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GPU是具有能够执行复杂算法的高度平行结构的专用图形渲染装置。在大量生产此类复杂装置或含有所述装置的产品(例如图形适配器)之前,需要进行大量测试以确保GPU设计合适地起作用。
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校验具有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功能,一般多应用在高档台式电脑/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上,这将使整个电脑系统在工作时更趋于安全稳定。因此,现用有些测试GUP显卡的性能方法中采用了ECC校验技术以检测GPU卡的稳定性。带宽测试和显卡加压测试也常用来评估显卡的性能及稳定性。
然而现用测试GPU卡性能的方法中,这些性能测试需要人工分别去测试以获得GPU卡在各方面的测试结果,这在GPU卡出厂前需要耗费检测员大量的工作量。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测试GPU卡的方法和系统,使得能够实现GPU卡测试的自动化,提高测试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测试GPU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所述GPU卡进行ECC校验后得到的ECC校验结果为第一次ECC校验且校验正确时或者得到的ECC校验结果为第一次ECC校验且校验错误并且该错误能够清除时,对所述GPU卡进行带宽测试并得到一系列带宽测试值;
将所述一系列带宽测试值与设定的带宽标准值进行比较并判断比较结果是否符合设定的带宽测试通过标准,如果比较结果不符合所述带宽测试通过标准,则反馈所述GPU卡测试没有通过的提示。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测试GPU卡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ECC校验测试单元,用于对所述GPU卡进行ECC校验并检测所述ECC校验的结果,并当检测到ECC校验结果为错误且该ECC校验为第一次校验时,执行清除ECC错误的操作;
带宽测试单元,其包括:
带宽测试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ECC校验测试单元对所述GPU卡进行ECC校验得到的校验结果为正确且该ECC校验为第一次校验时或者在所述ECC校验测试单元清除所述ECC错误后,对所述GPU卡进行带宽测试并得到一系列带宽测试值,
带宽测试结果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一系列带宽测试值与设定的带宽标准值进行比较并判断比较结果是否符合设定的带宽测试通过标准,在比较结果不符合所述带宽测试通过标准时指示反馈单元反馈所述GPU卡测试没有通过的提示。
通过本发明对GPU卡进行的测试使得能够实现GPU卡测试的自动化,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测试GPU卡的方法的一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用于测试GPU卡的方法的另一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测试GPU卡的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测试GPU卡的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的用于测试GPU卡的系统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测试GPU卡的方法包括:
S101,在对GPU卡进行ECC校验后,检测校验结果为错误还是正确以及检测该ECC校验是否为对所述GPU卡的第一次校验,如果所述校验结果为错误且该ECC校验为第一次校验,则执行步骤S102。
S102,对GPU卡执行清除ECC错误的操作,如果不能清除所述ECC错误,则执行步骤S103;如果能够清除所述ECC错误,则执行步骤S104。
S103,反馈所述GPU卡测试没有通过的提示。
S104,对所述GPU卡进行带宽测试并得到一系列带宽测试值。
S105,将所述一系列带宽测试值与设定的带宽标准值进行比较并判断比较结果是否符合设定的带宽测试通过标准,如果比较结果不符合设定的带宽测试通过标准,则执行步骤S106;如果比较结果符合设定的带宽测试通过标准,则执行步骤S1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6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