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TO/glass 基板表面Sm 掺杂BiFeO3铁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49903.4 申请日: 2011-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2531405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谈国强;程蒙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3C17/23 分类号: C03C17/23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徐文权
地址: 710021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fto glass 表面 sm 掺杂 bifeo sub 薄膜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涉及在功能化的FTO/glass制备Sm掺杂BiFeO3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BiFeO3作为一种新型的铁磁电材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BiFeO具有三方扭曲的简单钙钛矿结构,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电有序(TC=810℃)和G型反铁磁有序(TN=380℃),是少数几种单相多铁材料之一。BiFeO3磁电耦在信息存储、自旋电子器件方面,磁传感器以及电容-电感一体化器件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直限制铁酸铋材料应用的问题在于:铁酸铋材料的介电常数较低,室温下很难观察到大的剩余极化值,尤其是多晶的铁酸铋材料;铁酸铋材料的漏导较大,很难得到饱和的电滞回线。本专利通过Sm元素对于A位Bi元素的掺杂取代,可使晶格发生扭曲变形,使铁酸铋结构不对称性加剧,将获得较大的剩余极化值,并且用化学稳定性更好的Sm代替Bi,有利于抑制Bi的挥发。

目前用于制备BiFeO3薄膜的方法有很多,如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磁控溅射法(rf magnetron sputtering)、金属有机物沉积法(MO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液相沉积法(LPD)、分子束外延法(MBE)、脉冲激光沉积法(PLD)、溶胶-凝胶法(Sol-Gel)等。相比其他方法,Sol-gel方法由于不需要昂贵的真空设备,适宜在大的表面和形状不规则的表面上制备薄膜,以及化学组分精确可控等优点而被广泛用来制备铁电材料。

本发明利用溶胶-凝胶法在FTO基板上制备Sm掺杂BiFeO3薄膜,将这种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薄膜的剩余极化值,多晶BiFeO3薄膜在室温下较低,约在0.4μC/cm2,而Sm掺杂后,剩余极化值能够提升至50μC/cm2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FTO/glass基板表面Sm掺杂BiFeO3铁电薄膜的制备方法,由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BiFeO3铁电薄膜的剩余极化值能够提升至50μC/cm2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溶胶凝胶方法制备Sm掺杂铁酸铋多铁性薄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用FTO/glass基片为基底,将切割好的FTO/glass基片冲洗干净,最后用氮气吹干;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经冲洗并吹干的FTO/glass基片置于紫外光照射仪中照射,使基片表面达到“原子清洁度”,备用;

步骤3:将Fe(NO3)3·9H2O、Bi(NO3)3·5H2O和Sm(NO3)3·6H2O溶于乙二醇甲醚和冰醋酸形成的混合溶液中,得到稳定的BiFeO3前驱液,其中,按照摩尔比,Fe:(Bi+Sm)=1∶1,所述混合溶液中,乙二醇甲醚和冰醋酸的体积比为2∶1,各金属离子的摩尔浓度均为0.3~0.9mol/L。

步骤4:在步骤2得到的基片上用步骤3得到的前躯液进行匀胶处理,匀胶结束后,在350℃预处理以便有机物的分解,然后在500~600℃退火晶化,重复匀胶几次得到设定厚度的薄膜。

所述步骤1中,FTO/glass基片依次置于洗涤剂、丙酮、乙醇中超声波清

洗,以除去FTO/glass基片表面的杂质;

所述步骤4中,匀胶的速度为3000~6000r/min;

所述步骤3中,按照摩尔比,Fe∶Bi∶Sm=1∶(0.85~0.97)∶(0.15~0.03)。

本发明FTO/glass基板表面Sm掺杂BiFeO3铁电薄膜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镧系元素的离子半径与Bi离子半径相差不大,价态也相同,但是由于电负性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可以形成非连续性固溶体。Sm掺杂后,固熔进入晶格,可以使原本基本呈钙钛矿结构的铁酸铋发生扭曲,结构畸变加剧,从而提高薄膜的铁电性,将剩余极化值能够提升至50μC/cm2左右,并且用化学稳定性更好的Sm代替Bi,有利于抑制Bi的挥发。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9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