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肩负式花椒采摘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9039.8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冯爱新;李旭东;骆志高;郭付军;周亮;陈影;谢沅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肩负 花椒 采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肩负式花椒采摘机。
背景技术
花椒不仅是烹饪大料,在其它领域也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和作用。花椒主产地分布于陕西韩城,四川德昌,云南昭通,楚雄,山东莱芜,青海,海南等地。众所周知,每年的“三伏”天气酷热难忍,花椒树体上长有很多刺,但我们的椒农却在此天气下采摘花椒,有些大户需时达50天,暴晒实属难受。而今,农村的青年趋向出外打工,农村劳动力甚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民不愿冒暑摘椒,花椒树的数量却渐年增加。
国际花椒采摘方法:高枝剪切法,把花椒果实从树体上剪下来掉在地上,人工捡拾,易剪掉花芽,影响下年产量;机械振动法,大型机械手夹住花椒树体进行震摇,花椒从树体脱落,人工捡拾,操作时易损坏树干,影响树体和花芽。
国内花椒采摘方法:电动锯片式花椒采摘器,申请号:201020524289.4,201020508935.8,而其他形式的采摘方式都是结构上简单的改进,如申请号:201020522895.2,201020280733.2,201020524289.4 电动凸轮旋转剪刀201020508935.8。其缺点在于:1,花椒的数量上是庞大的,而以上采摘器仅依靠旋转齿轮,剪刀,工作效率低,需要人来捡拾:2,以上花椒采摘机的准确度不高,因为叶与花椒间隔很近,剪割会伤及下一年的花蕾,对花椒树本体又不好。目前的花椒采摘方法主要还是手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采摘效率高,可伸缩的背负式花椒采摘机,它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包括动力装置、负压风机、吸收塔箱,吸收管,吸头,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马达,壳体,驱动轴,支架,所述负压风机包括叶片,前端盖,后端盖,传动轴,进风口,出风口,动力装置与负压风机用皮带连接,且动力装置和负压风机置于吸收塔箱的上表面对应进风口的位置处,且动力装置和负压风机置于吸收塔箱的上表面,负压风机卧式放置,且出风口远离背负一侧,负压风机的进风口和吸收塔箱上表面密封连接,负压风机与吸收塔箱之间设有挡料装置,挡料装置的开孔的直径小于花椒果粒直径3.5mm;吸收管的一端与吸收塔箱侧面的开口密封连接,吸收管的另一端吸头密封连接;吸头通过动力装置驱动的负压风机产生吸力运作,在吸收塔箱体内形成压力差,吸头处的风量为104-263 m3/h,风速为15.1-18.9m/s。
所述负压风机,其特征在于负压风机的进风口和吸收塔箱上表面密封连接,布置形式为卧式,能最大利用风机进口风力,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呈P1/P2=Q12R24/Q22R14关系,其中P为风压,Q为风量,R为吸收管内径。
所述吸收塔箱,其特征在于,吸收塔箱的箱体用硬质PTFE注塑成型;吸收塔箱的长宽由负压风机和动力装置的直径确定,吸收塔箱的长度由负压风机的直径和动力装置的长度和直径总和而定,吸收塔箱高度由箱体的容积确定,采摘一颗花椒树花椒的重量总和为20kg,所占空间0.024m3-0.03m3。
所述吸收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箱体内与吸收管连接处的下方设置30度的倾斜面。
所述吸收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箱下表面开设自动卸料门,卸料门一侧通过固定轴与吸收塔箱转动链接,弹簧另一侧与吸收塔箱通过螺母链接,卸料门下方设有弹簧,松开螺母自动卸料,完成卸料后弹簧通过弹簧自动闭合。
所述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管由侧进风口、伸缩硬管、细软管、风量控制阀、粗软管组成,所述吸头与伸缩硬管一端采用螺纹连接,伸缩硬管的另一端与粗软管连接,伸缩硬管通过粗软管全方位的移动,粗软管的另一端与花椒采摘机的吸收塔箱相连;侧进风口与伸缩硬管上端固连,风量控制阀通过细软管与侧进风口接头连接,细软管的末端接花椒采摘机的风机出口,通过风量控制阀调节从侧进风口的进风量改变从吸头的进风量;吸收管的长度为1.5-2.5m,管口直径为在50-70mm。
所述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的形状为喇叭口状,吸头的内斜角为15-25°,吸口进风速为15.1-18.9m/s。
所述吸收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箱的一侧设有背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90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10-香荚酰梓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