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控式力矩感应传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8822.2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张来刚;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菲利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50 | 分类号: | B62M6/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控式 力矩 感应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磁控式力矩感应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motorized bicycle/electric bicycle),俗称为电动车、电瓶车,是一种以蓄电池为主要能源的一种交通工具,其外观与自行车和摩托车相似,外观与自行车相似的一般都带有脚踏板、链条,可以用人力作为辅助动力。
目前的电动自行车,人力驱动和电力驱动容易产生互相干扰,并且在人力驱动时,会带动转子切割磁力线产生阻力,在电力驱动时会带动脚踏板转动,产生额外的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人力驱动与电力驱动互不干扰,且在人力驱动或电力驱动时不会产生额外阻力的磁控式力矩感应传动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控式力矩感应传动系统,包括中轴、电机、减速箱、链轮、以及力矩传感装置;
所述力矩传感装置检测施加于所述中轴上的驱动力并控制电机输出驱动力,所述电机输出驱动力经减速箱减速后驱动所述链轮。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箱包括中心外齿轮、中心内齿轮、行星齿轮以及行星架;
所述行星架与所述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内齿轮一端与所述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超越离合的外环及链轮固定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中心内齿轮与中心外齿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转子、空心轴,所述电机转子输出转矩并通过第二超越离合带动空心轴转动,所述空心轴转动驱动所述中心外齿轮,经过所述行星齿轮以及所述中心内齿轮的减速,输出电力驱动所述链轮。
进一步地,所述力矩传感装置包括第一单向超越离合、主动盘、从动盘、第一霍尔传感器以及第二霍尔传感器;
所述主动盘固定安装于所述中轴上,所述从动盘和第一单向超越离合的内环共同固定安装于所述中轴上,所述主动盘和从动盘弹性部件互相贴合,所述第一单向超越离合的外环固定安装于所述链轮上;所述主动盘沿圆周方向安装有第一助力磁环,所述从动盘沿圆周方向安装有第二助力磁环,所述第一助力磁环和第二助力磁环径向契合;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及第二霍尔传感器的感应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助力磁环和第二助力磁环相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变形,所述力矩传感装置包括第一单向超越离合、第二单向超越离合、主动盘、从动盘、第一霍尔传感器以及第二霍尔传感器;
所述主动盘通过第一单向超越离合固定安装于所述中轴上,所述从动盘和第二单向超越离合的内环共同固定安装于所述中轴上,所述主动盘和从动盘弹性部件互相贴合,所述第二单向超越离合的外环与所述中心内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盘沿圆周方向安装有第一助力磁环,所述从动盘沿圆周方向安装有第二助力磁环,所述第一助力磁环和第二助力磁环径向契合;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及第二霍尔传感器的感应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助力磁环和第二助力磁环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助力磁环及所述第二助力磁环内设有磁钢,所述第一助力磁环中的磁钢磁极与所述第二助力磁环中的磁钢磁极对应。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控式力矩感应传动系统,设置有力矩传感装置,并且采用2个单向超越离合器,能够实现人力驱动和电力驱动互不干扰,在人力驱动时,不会带动转子切割磁力线产生阻力;在电力驱动时也不会带动脚踏板转动从而产生额外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控式力矩感应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控式力矩感应传动系统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控式力矩感应传动系统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控式力矩感应传动系统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二单向超越离合;
2……中心外齿轮;
3……电机线圈;
4……电机转子;
5……电机外壳;
6……行星齿轮;
7……中心内齿轮;
8……链轮;
9……空心轴;
10……第一单向超越离合;
11……中轴;
12……第一霍尔传感器;
13……第一助力磁环;
14……第二助力磁环;
15……第二霍尔传感器;
16……弹性部件;
17……行星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菲利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菲利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8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填充衬管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反射膜的陶瓷基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