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扬声器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8304.0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苗青;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H04R1/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扬声器 模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便携式电子产品向薄型化的方向发展,作为重要声学器件的微型扬声器模组也日趋薄型化。微型扬声器模组包括扬声器单体,以及收容固定扬声器单体的外壳,外壳一般是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结合在一起构成,上壳体和下壳体采用塑料材料,为了保证其强度,需要两者具有一定的厚度,通常为0.5mm。但是,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空腔中需要容置扬声器单体以及后声腔和/或前声腔,为了保证产品的声学性能需要保证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空腔具有一定的体积,由于塑料上壳体和下壳体需要具有适当的厚度才能够保证其强度,现有技术中很难在微型扬声器模组的薄型化上做出改进。因此,为了适应电子产品薄型化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对上述结构的微型扬声器模组进行改进,以实现微型扬声器模组的薄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可以减小微型扬声器模组的厚度,实现产品的薄型化;还提供一种上述微型扬声器模组的制造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部件相互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微型扬声器模组,包括扬声器单体以及收容固定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外壳,所述外壳由结合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安装部;其中:
所述上壳体包括塑料材料制成的上壳体本体部,所述上壳体本体部上对应所述安装部的位置具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上设有金属材料制成的上嵌件,所述上嵌件的厚度小于所述上壳体本体部的厚度;
所述下壳体包括塑料材料制成的下壳体本体部,所述下壳体本体部上对应所述安装部的位置具有第二安装孔,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上设有金属材料制成的下嵌件,所述下嵌件的厚度小于所述下壳体本体部的厚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嵌件朝向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一面设有凸出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相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嵌件和所述下嵌件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本体部和所述下壳体本体部的厚度均为0.5mm,所述上嵌件和所述下嵌件的厚度均为0.2mm。
上述微型扬声器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上壳体的加工步骤、下壳体的加工步骤以及微型扬声器模组部件之间的组装步骤,所述上壳体的加工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金属材料冲压形成上嵌件,所述上嵌件的边缘下沉形成台阶状的第一结合部,在所述第一结合部的边缘一体冲压形成有第一定位件,在所述第一定位件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
步骤二,在第一注塑模具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一固定柱,首先将所述第一固定柱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中,将所述上嵌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注塑模具上,然后在所述上嵌件的周边注塑形成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在一起的上壳体本体部;
所述下壳体的加工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金属材料冲压形成下嵌件,所述下嵌件的边缘上升形成台阶状的第二结合部,在所述第二结合部的边缘一体冲压形成有第二定位件,在所述第二定位件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孔;
步骤二,在第二注塑模具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固定柱,首先将所述第二固定柱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中,将所述下嵌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注塑模具上,然后在所述下嵌件的周边注塑形成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结合在一起的下壳体本体部;
在组装步骤之前、组装步骤过程中或者组装步骤之后,将所述上嵌件上的第一定位件和所述下嵌件上的第二定位件去除。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组装步骤包括将扬声器单体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框架中,并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结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一定位件连接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结合部与所述第二定位件连接的位置均设有预断部,通过将所述预断部打断去掉所述上嵌件上的第一定位件和所述下嵌件上的第二定位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结合部环绕所述上嵌件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结合部沿着所述下嵌件的边缘间断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嵌件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件,所述下嵌件上设有两个第二定位件。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8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RFID标签的金属物品
- 下一篇:一种发光薄膜电路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