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模组与其表面的抗反射膜的拆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7540.0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南;王燕;尹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8/10 | 分类号: | B32B38/10;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与其 表面 反射 拆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模组与其表面的抗反射膜的拆解方法,属于电子产品显示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触控模组许多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设备,可以播放文字、视频广告、FLASH及电脑播放的图片和视频信号等多种信息。当手指触碰屏幕时,会有一模拟讯号输出,由控制器将模拟讯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讯号,再经由计算机里的触控驱动程序整合各组件编译,最后由显示卡输出屏幕讯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所触碰的位置,使用灵活方便。触控模组的面板采用强化玻璃材料制作,当外部的光线映入玻璃表面的时候,会产生反射现象而不利于使用。
通常情况下在触控面板的外面贴覆一层抗反射膜,防反射膜,也称增透膜,其作用是尽量抑制透镜的玻璃表面反射,减小光量损失,使入射光线尽量多透过玻璃层。
在进行抗反射膜贴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位置有偏差或的气泡等不合格现象,已占产品外观检验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的70%以上。对于这些不合格的产品,如果能够将抗反射膜从触控模组表面拆解下来并且不损坏触控模组的表面,对触控模组进一步的回收再利用,则可以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控模组与其表面的抗反射膜的拆解方法,将抗反射膜从触控模组表面拆解下来并且不损坏触控模组的表面,对触控模组进一步的回收再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模组与其表面的抗反射膜的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铁板加热至100℃-150℃,在铁板平台上铺垫一层无尘布;
2)将触控模组的抗反射膜面向铁板加热面放置开始加热,加热时间为30-50秒;
3)停止加热,利用工具刀蘸取酒精撕起抗反射膜的一角,用摄子蘸取酒精从撕起的一角开始,将抗反射膜撕下。
前述的触控模组与其表面的抗反射膜的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4)使用无尘布蘸取清洁剂,将撕去抗反射膜的触控模组表面的残胶擦除。
前述的触控模组与其表面的抗反射膜的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剂为酒精或飞世尔。
前述的触控模组与其表面的抗反射膜的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4)得到有触控模组进一步进行电测和外观测试,如果合格则返回抗反射膜贴合站继续作业,如果不合格则报费。
前述的触控模组与其表面的抗反射膜的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加热温度为130℃。
前述的触控模组与其表面的抗反射膜的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加热时间为40秒。
本发明的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触控模组与其表面的抗反射膜的拆解方法,利用触控模组与抗反射膜之间的胶合剂层的特性在加热过程中会软化,胶合剂层粘性降低失去作用,使保护面板与外壳容易拆解开来,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触控模组与抗反射膜之间很容易拆解开来,并且触控模组不易破损,提高触控模组的再利用率,降低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带有抗反射膜的触控模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触控模组放置于铁板上加热的示意图;
图3为拆解后的触控模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手机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带有抗反射膜的触控模组的正视图,抗反射膜2通过自带的粘胶贴覆于触控模组1的表面。抗反射膜选用压克力。
图2为本发明的触控模组放置于铁板上加热的示意图,本发明的触控模组与其表面的抗反射膜的拆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铁板3加热至130℃,在铁板平台上铺垫一层无尘布;
2)将触控模组的抗反射膜面向铁板加热面放置开始加热,加热时间为40秒;
3)停止加热,利用工具刀蘸取酒精撕起抗反射膜的右上角,用摄子蘸取酒精从撕起的右上角开始,将抗反射膜撕下;
4)使用无尘布蘸取清洁剂,将撕去抗反射膜的触控模组表面的残胶擦除;所述清洁剂为酒精或飞世尔(fisher:包括的成分为二甲基戊烷、二甲基庚烷和庚烷)。
5)对于步骤4)得到有触控模组进一步进行电测和外观测试,如果合格则返回抗反射膜贴合站继续作业,如果不合格则报费。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7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