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7139.7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7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平;王珂;姜开利;范守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1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电极材料层,该电极材料层包括电极活性物质;以及
在所述电极材料层的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由多个碳纳米管组成,且用作该电极的集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层由电极活性物质及多个碳纳米管组成,该多个碳纳米管相互缠绕形成一网络状结构,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分布在该网络状结构中且被该网络状结构所包覆缠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一碳纳米管原料;
提供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及一溶剂;
将所述碳纳米管原料和电极活性物质加入所述溶剂中,并超声分散使该碳纳米管原料和电极活性物质相互混合形成一混合物;以及
将该混合物从所述溶剂中分离,干燥该混合物后,形成所述电极材料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所述碳纳米管原料的步骤包括:
提供所述碳纳米管阵列,该碳纳米管阵列形成于一基底;以及
将所述碳纳米管阵列从基底上刮下获得所述碳纳米管原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震荡的方式为连续超声震荡或脉冲超声震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材料层的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的步骤包括:
提供至少一碳纳米管膜;以及
将该至少一碳纳米管膜铺设在所述电极材料层的表面形成所述碳纳米管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材料层的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层的步骤包括:
提供一碳纳米管阵列;
将所述碳纳米管阵列转移至所述电极材料层的表面;以及
碾压所述碳纳米管阵列,在所述电极材料层的表面形成一碳纳米管碾压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形成于一基底;所述将所述碳纳米管阵列转移至所述电极材料层的表面的方法为:将形成有所述碳纳米管阵列的基底倒扣在所述电极材料层的表面,使该碳纳米管阵列的表面与该电极材料层接触,从而使该碳纳米管阵列夹持在该基底与电极材料层之间的三层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所述碳纳米管阵列的方法包括:挤压该基底或者电极材料层,从而对所述碳纳米管阵列施加一定的压力,使该碳纳米管阵列倾倒形成所述碳纳米管层;以及去除所述基底。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碳纳米管阵列转移至所述电极材料层的表面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去除所述基底的步骤,该去除基底的步骤包括:提供一薄片状工具,采用该薄片状工具将所述碳纳米管阵列从该碳纳米管阵列与基底接触的表面铲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去除基底的步骤之后,提供一施压装置挤压所述碳纳米管阵列,从而在所述电极材料层的表面得到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装置包括一平面压头,采用该平面压头沿垂直于所述电极材料层的方向挤压上述碳纳米管阵列。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装置包括一滚轴状压头,采用该滚轴状压头沿一固定方向或多个固定方向碾压所述碳纳米管阵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71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源电路耦合的环孔型碲镉汞芯片
- 下一篇:一种燃料元件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