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冷却车辆的高电压部件的系统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6862.3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分类号: | B60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彭益群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冷却 车辆 电压 部件 系统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35U.S.C§119(a)要求在2011年10月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1-0100994的优先权,该申请全部内容包含在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冷却车辆的高电压部件的系统和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关于空气供给结构的技术,其用于冷却安装在诸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车辆上的诸如高压电池、逆变器等高电压部件。
背景技术
诸如高压电池、逆变器等高电压部件被安装在诸如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等车辆上。为了有效和安全地运行,这样的高电压部件应当维持适当的操作温度。因此,必需经常冷却这样的高电压部件以确保其不会过热。为了适当地冷却这样的高电压部件,传统技术包括用于引进冷空气到高电压部件的吸气管502的开口部504,其中开口部504设置在车辆后座500的一侧,如图1和图2所示。
通常,诸如高压电池等的高电压部件506被安装在车辆的行李箱或一些相似空间中。通常,用于冷却高电压部件506的空气由车辆内部供应。如图1和图2所示,在后座500的一侧设置吸气管502的开口部504,并通过吸气管502,将来自车辆内部的空气供应到高电压部件506,从而冷却高电压部件。
不利地,在上述传统结构中,需要减小后座500的尺寸以确保吸气管502的开口部504的空间,因此,降低了后座500的功能性,并且附加地降低了车辆的效用。
在背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被提出以试图提供一种用于冷却车辆的高电压部件的系统和装置,其能够通过使后座尺寸和舒适最大化,同时维持有效供应冷却安装在车辆内的高电压部件所需冷空气的能力,来改善车辆的效用。例如,因为不同于传统技术的方案,后座的尺寸和舒适性不会减小,吸气管不被并入到设置在后座的一侧的分离的装饰性饰件(separate ornamental trim member)等内。
在优选实施例中,用于冷却高电压部件(HVP)的系统和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用于将来自车辆内部的冷空气传送(route)至HVP的高电压部件导管,第一端被配置成将冷空气排放到HVP,第二端被配置成接收来自设置于后座内的后座导管的冷空气。后座导管具有入口和出口。通过入口冷空气从车辆内部传送到后座导管。冷空气从入口到出口流经后座导管,该后座导管被配置成将冷却空气传送到高电压部件导管的第二端。借助后座导管出口,高电压部件导管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到后座导管。
附图说明
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某些优选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仅仅以示例性的方式给出下文中的附图,因此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并且其中:
图1和图2示出根据传统技术的车辆的高电压部件冷却结构;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冷却车辆的高电压部件的系统和装置;
图4是示出图3的主要结构的示图;以及
图5是示出图4的状态中座椅靠背向前折叠的状态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被图解并且在下面被描述。尽管本发明将结合优选实施例被描述,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本描述并不意在将本发明限制到那些示范性实施例上。相反地,本发明意在不仅仅覆盖示范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各种可选形式、变型、等价形式和其它实施例,其可被包含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中。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的术语包括一般而言的机动车辆,比如包含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公共汽车、货车,各种商用车辆的客车、包含各种轮船和舰船的船只、飞行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汽车、插入式混合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和其它替代燃料汽车(例如,从除了石油以外的资源中取得的燃料)。如在本文中所引用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多种动力来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动动力的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