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锈釉料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46661.3 申请日: 2011-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3183526A 公开(公告)日: 2013-07-03
发明(设计)人: 郑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 郑国明
主分类号: C04B41/86 分类号: C04B41/8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50526 福建省泉州***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铁锈 釉料 及其 产品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的领域,具体涉及高温窑变颜色釉中的一种铁锈釉料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无数优秀的陶瓷作品和工艺,大部分产品和工艺至今还为世人传承,为人类福祉贡献。河南钧瓷窑变釉流釉、河南汝瓷的裂纹釉、浙江龙泉青釉、哥窑金丝铁线的裂纹釉、广东佛山的低温釉、福建建窑天目釉、台湾柴烧窑变釉等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陶瓷产品的生产制作以釉料组成及其烧成工艺为重要的技术关键,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陶瓷领域产生了很多著名的釉料组成及其烧成工艺,由于在烧成过程中的变化非常复杂,釉料组成的变化,有时仅仅是细微的变化,加上烧成条件包括温度、气流、氧化还原环境甚至温度变化过程等不同都会使最终结果完全不同,所以陶瓷生产是十分精细、变化丰富也极具挑战的技术过程,也正因为如此,至今陶瓷领域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和创新。

目前,还未见呈褐红色,犹如铁生锈般,松如可掉的锈斑,在釉面上泛起一层铁锈晶光的釉料组成及其烧成工艺和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铁锈釉料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釉料组成配方;本发明还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釉料生产铁锈釉陶瓷产品的陶瓷烧成工艺。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铁锈釉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钠长石12~26%、碳酸钙3~8%、二氧化钛2~5%、高岭土15~20%、石英3~6%、氧化铁7~10%、二氧化锰15~22%、余量为硼溶块,所述余量硼溶块采用常规通用的硼溶块,硼溶块有市售。

优选铁锈釉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钠长石22%、碳酸钙5%、二氧化钛3%、高岭土20%、石英5%、氧化铁8%、二氧化锰20%和余量硼溶块。

一种制备上述铁锈釉产品的方法,包括釉浆制备和产品制备方法;

釉浆制备:

取权利要求1或2釉料100重量份,加水110重量份,在球磨机中研磨成釉浆; 

产品制备:

按以下步骤进行;

制坯,将成型瓷坯在800℃素烧4~5小时,自然冷却待用;

施釉,将素烧制成瓷坯按常规方法施釉,施釉时不出现釉层缩釉和/或裂釉;

装炉烧成,升温第一阶段从 1℃至300℃匀速升温,时间90分钟,升温第二阶段300℃至600℃匀速升温,时间100分钟,升温第三阶段600℃至1000℃匀速升温,时间100分钟,升温第四阶段600℃至1280℃匀速升温,时间200分钟,炉温最高低于1290℃;

降温,升温至1280℃后开始直接降温,每分钟降温8℃~10℃至800℃;

出窑质检,降温至800℃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出窑质检。

上述装炉烧成的烧成气氛是纯氧化火焰,烧成炉是电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锈釉料,该釉料适应性广,烧制成的产品铁锈釉是呈褐红色,犹如铁生锈般,松如可掉的锈斑,在釉面上泛起一层铁锈晶光。铁锈釉讲究铁锈的发色,也讲究铁锈釉表面结晶片的多少,还讲究形体边薄处所产生一条金线的发亮程度是多少,以提高整个铁锈釉的观赏性,神奇的晶片与金线形成协调同美,这就要取决于烧成曲线,因此铁锈釉的发色效果变幻莫测,和烧制钧窑有相似之处。坯体有较多线条或锋利的边缘线处在高温烧成时釉料会垂流,随着釉汁流淌积淀,锋利的边缘线釉层最薄会自然脱口,呈金光闪闪的金线感,体现亮点。铁锈釉料的釉层施厚处主要停积在坯体光滑处,窑温控制好,发出晶斑点大,放大镜下铁锈晶斑点微凸起,立体感强,有棕色和银色两种呈色,密集处恰如星光灿烂,犹如黑夜银河依然别具一格。

用德化瓷都、闻名世界的的中国白来做胎体,以铁锈釉扑实的材质、简洁线条、幻化的斑彩展示了自然的极致之美。装饰效果显得安静素雅、庄重古扑、典雅耐看、庄严肃穆、气势雄浑刚劲中渗透出无限的智慧和慈悲情怀。

釉艺特征:犹如铁生锈般,松如可掉的锈斑,呈褐红色,在釉面上泛起一层铁锈晶光。坯体有较多线条或锋利的边缘线处在高温烧成时釉料会垂流,随着釉汁流淌积淀,锋利的边缘线釉层最薄会自然脱口,呈金光闪闪的金线感,体现亮点。铁锈釉料的釉层施厚处主要停积在坯体光滑处,发出晶斑点大,放大镜下铁锈晶斑点微凸起,立体感强,有棕色和银色两种呈色,密集处恰如星光灿烂,犹如黑夜银河依然别具一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国明,未经郑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6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