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4509.1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姜清奎;常振宇;丁渐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12 | 分类号: | B05D5/12;B05D5/06;B05D7/24;C09D1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雪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柔性 透明 导电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薄膜为通过在柔性基底材料上涂布由光散射介质、纳米银线与高分子粘合剂、有机溶剂的组成的纳米银线墨水,该墨水经烘烤后在柔性基底上形成透明的纳米银线导电网络,同时纳米银线导电网络中镶嵌有光散射介质,从而形成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线墨水包括如下比例的配方组份:
纳米银线: 0.1%~2%;
高分子粘合剂: 5%~10%;
有机溶剂: 78%~94.9%;
光散射介质: 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线墨水的制备方法为:在室温下按配方量在有机溶剂中加入高分子粘合剂、光散射介质的溶液,纳米银线的溶液并混合均匀,即制得纳米银线墨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线为直径20~60纳米之间,长度在5~50微米之间,同时长径比大于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粘合剂为聚氨酯及其聚氨酯固化剂的混合物、或热固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物、或有机硅树脂与含氢硅油及催化剂构成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下列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丙酮、丁酮、四氢呋喃、丙二醇甲醚、环己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散射介质选自下列物质中的至少一种:Ag纳米粒子、Au纳米粒子、Cu纳米粒子、ZnO纳米粒子、TiO2纳米粒子、SiO2纳米粒子、ITO(Indium Tin Oxide)纳米粒子、AZO(Al-doped ZnO ) 纳米粒子、TCO的纳米粒子、单层或者多层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二者以上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柔性基底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氨酯(PU)、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预先进行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包括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臭氧处理或化学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透明导电薄膜进行加压、加热或两者的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45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