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拼接式车厢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3027.4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懋功;钱利亚;王传妹;金佳白;唐燕;苏佳伟;朱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27 | 分类号: | B62D33/027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接 车厢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式车厢板结构。
背景技术
拼接式车厢板也称组合式车厢板,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典型的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36553Y公开的“两翼启闭厢式用组合式厢板”,其是将整体形式的侧翼板的长度方向分成两段或以上,相邻侧翼板之间由可掀的中立柱连接。该专利方案的积极意义在于:当开启时较为灵活、打开侧翼板的劳动强度小和车厢板不易变形等等,但是并未对车厢板的自身结构进行改进,而仅仅是将其分割成两截或多截,相对于每扇侧翼板而言长度缩短。因此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拼接式车厢板结构并无可借鉴的意义。
更为典型的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493976C推荐的“拼接式车厢板结构”(由本申请人于2007年9月21日提出的专利申请),该专利方案虽然具有说明书第2页第18-19行的技术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结构复杂,装配麻烦,因为其门片是由相同形状、相同结构的并且由上、下壁板(专利称第一、第二壁板)和联结在上、下壁板之间的增强板构成,也就是说门片由上、下壁板和间隔分布在上、下壁板之间的并且与上、下壁板垂直的增强板构成,在门片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构成榫合机构,而另一侧构成接应机构,榫合机构包括构成于上壁板上的第一榫舌和挡突以及构成于下壁板上的导突和第二榫舌接应腔;接应机构包括构成于上壁板上的第一榫舌挡脚和第二榫突挡脚以及构成于下壁板上的第二榫舌和导突接应腔。可见,这种结构的拼接式车厢板在拼接时既要兼顾相邻板体上的第一榫舌与第一榫舌插置腔之间的配合,又要注意第二榫舌与第二榫舌接应腔之间的对准,于是导致装配麻烦,影响安装速度并且工人的安装作业强度大;其二,耗材量大,因为除了上、下壁板外,还需在上、下壁板之间间隔布置增强板;其三,刚度差,因为由间隔设置在上、下壁板之间的增强板使门片构成为中空状的构造,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冲击的能力较脆弱。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造及方便装配的、有利于显著节约材料而藉以与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及节能型经济精神吻合的、有益于保障理想的刚度而藉以增进抗击能力的拼接式车厢板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拼接式车厢板结构,包括板体,在该板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边缘部位构成有一嵌脚,而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构成有一既用于供相邻板体上的嵌脚嵌合又用于与车辆固定的定位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板体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嵌脚与定位机构之间的区域构成有一托板突台和构成有一条或复数条加强突缘,其中:托板突台位于嵌脚和加强突缘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嵌脚槽、固定凹槽和托板突台座,固定凹槽位于嵌脚槽与托板突台座之间,所述的嵌脚与相邻的所述板体上的嵌脚槽相配合,而所述的托板突台与相邻板体上的定位机构的托板突台座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固定凹槽内并且位于固定凹槽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一固定件槽,并且在该固定件槽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用于与车辆固定的固定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自所述的嵌脚至所述托板突台之间的距离是与所述嵌脚槽至所述托板突台座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此相对于已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其一,只要将板体上的嵌脚与相邻板体上的定位机构嵌合即可,因此十分有利于快捷装配,并且因结构简练而可方便制造;其二,由于无需采用中空的双层结构,因此有利于显著节约材料;其三,由于摒弃了中空式构造,因此具有良好的刚度,有益于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纯二氧化锗生产方法
- 下一篇:乳猪固体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