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2062.4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史宝利;张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69/06;B01D6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平板 超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为以聚砜为成膜材料,以液相还原硝酸银法制得的纳米银粒子为抗菌添加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的纳米银-聚砜复合平板超滤膜,其中聚砜在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8%~26%,硝酸银占总质量的0.1%~1%,还原剂占总质量的5~20%,致孔剂占总质量的3%~10%,其余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银氨溶液、次磷酸盐、乙二醇或水合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孔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K10~K90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5.一种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1)纳米银的还原:采用液相还原法还原硝酸银以得到纳米银,其中硝酸银占总质量的0.1%~1%,还原剂占总质量的5~20%;
2)同时,将烘干的聚砜溶解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并加入致孔剂,搅拌,待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银溶胶加入其中,继续搅拌,静置脱泡,其中聚砜在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8%~26%,致孔剂占总质量的3%~10%;
3)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超滤膜,刮好膜后,浸入凝固浴中成膜;
4)膜在水中浸泡,更换蒸馏水直至溶剂与致孔剂除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刮膜后,需要在空气中蒸发5~20s,蒸发温度15~30℃,环境相对湿度30%~50%,凝固浴的温度为20~4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浴为纯蒸馏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银氨溶液、次磷酸盐、乙二醇或水合肼。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聚砜平板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孔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K10~K90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0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轻粉体用集装袋真空包装机
- 下一篇:对分布式系统中的各种组件的活动进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