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37495.0 | 申请日: | 201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9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史忠友;曹现贵;李守华;王涛;马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比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25/0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估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天线中的每一个天线,依次获取该天线配置下至少一个用户发射的各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时域导频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其中,
对于每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值,依次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用户中各个用户在该PUCCH时域导频符号上的信道估计值;
使用获取的所述信道估计值进行信道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获取该天线配置下至少一个用户发射的各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时域导频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包括:
将至少一个第一矩阵依次排列组成第二矩阵的对角矩阵,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矩阵对应一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所述第一矩阵的列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矩阵的各列对应的处理信息长度为固定长度;
依次计算所述第二矩阵对应的各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其中,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矩阵,依次计算所述第一矩阵的各列对应的PUCCH时域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计算所述第二矩阵对应的各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包括:
依次获取所述第一矩阵的各列所对应的符号频域扩展序列的数据信息;
依次获取当前接收端天线上的各个用户发射的每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经过信道传输后的接收导频符号数据信息;
根据所述符号频域扩展序列的数据信息和所述接收导频符号数据信息,依次计算所述第二矩阵对应的各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获取的所述信道估计值进行信道估计包括:
采用第二矩阵对应的各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获取匹配滤波结果;
采用所述匹配滤波结果获取均衡操作结果;
根据所述均衡操作结果获取所述第二矩阵对应的各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对应数据位的信道估计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第二矩阵对应的各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获取匹配滤波结果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获取匹配滤波结果:
其中,σ2为噪声向量的功率值,T为所述第二矩阵对应的各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向量e对应当前接收天线上的所有用户发射导频符号经过信道传输后的接收导频符号信息,H表示共轭转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匹配滤波结果获取均衡操作结果包括:
采用所述匹配滤波结果和公式(THT+σ2I)-1计算得到的数值获取均衡操作结果,其中,I为单位矩阵,T为所述第二矩阵对应的各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用户中各个用户在该PUCCH时域导频符号上的信道估计值包括:
按照预定次序依次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用户中各个用户在该PUCCH时域导频符号上的信道估计值。
8.一种信道估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接收端天线中的每一个天线,依次获取该天线配置下至少一个用户发射的各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时域导频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其中,对于每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值,依次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用户中各个用户在该PUCCH时域导频符号上的信道估计值;
信道估计模块,用于使用获取的所述信道估计值进行信道估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组成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第一矩阵依次排列组成第二矩阵的对角矩阵,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矩阵对应一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所述第一矩阵的列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矩阵的各列对应的处理信息长度为固定长度;
计算单元,用于依次计算所述第二矩阵对应的各个PUCCH时域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其中,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矩阵,依次计算所述第一矩阵的各列对应的PUCCH时域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比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比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74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计量测量控制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换热器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