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后减震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1903.1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1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小茹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0213 | 代理人: | 晋小华 |
地址: | 4013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减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车架,尤其涉及摩托车车架安装后减震的减震座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后减震座安装的结构是在左右尾管上焊接减震座,减震座上安装减震安装轴,这样的结构,连接强度低,耐弯折和抗冲击的效果都不理想,在路面情况较复杂时,容易发生因减震座强度不够而弯折脱焊的的情况,影响摩托车整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座结构,解决现有连接结构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增加后减震座整体强度,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提供的摩托车后减震座结构,包括左尾管和右尾管,其左尾管和右尾管上分别固定焊接有左减震座和右减震座,左减震座和右减震座为开口向前的U形,开口宽度和左尾管和右尾管相同,U形的腹板夹住左尾管和右尾管进行焊接,左减震座和右减震座上还设有一个长方形凹槽,连接横管置于两边的长方形凹槽内并焊接固定;所述左减震座和右减震座的左、右外侧面分别焊接有左减震安装轴和右减震安装轴,左减震安装轴和右减震安装轴的轴端分别设置有左减震轴和右减震轴。
上述连接横管优选长方形钢管;连接横管只有底面与长方形凹槽焊接。
采用了以上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U形减震座位于后车架管上方,与左右尾管和连接横管焊接后,不仅单个形成盒状,而且贯穿左右尾管使左右尾管连接为一体,抗弯和抗扭强度都很高;减震轴与减震座圆周焊接后,牢固可靠,此设计不仅式样美观而且对于摩托车整车的强度和耐冲击性都有显著提高,完全能满足减震器的安装要求,提高了摩托车整车的安全性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将对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发明的摩托车后减震座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附图1-2,本发明的摩托车后减震座结构,包括左尾管1和右尾管2,左尾管1和右尾管2上分别固定焊接有左减震座3和右减震座4,左减震座3和右减震座4为开口向摩托车前方的U形,是用钢板弯曲而成,开口宽度和左尾管1和右尾管2相同,U形的腹板夹住左尾管1和右尾管2进行焊接,形成盒状结构,左减震座3和右减震座4上还设有一个长方形凹槽6,长方形的连接横管5置于两边的长方形凹槽6内并焊接固定,连接横管5贯穿左右尾管使左右尾管连接为一体,整体抗弯和抗扭强度都很高;所述左减震座3和右减震座4的左、右外侧面分别焊接有左减震安装轴31和右减震安装轴32,左减震安装轴31和右减震安装轴32的轴端分别设置有左减震轴33和右减震轴34。减震轴与减震座圆周焊接后,牢固可靠,此设计不仅式样美观而且对于摩托车整车的强度和耐冲击性都有显著提高,完全能满足减震器的安装要求,提高了摩托车整车的安全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小茹,未经邓小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1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门禁电子防盗装置
- 下一篇:摩托车油箱、置物箱装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