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9640.0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2/00;F24F13/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刘晓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车库 通风 除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建筑物气候控制,属于采暖通风和建筑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地下车库内部空间的气候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地面停车位紧张,楼房下面建大型地下车库解决停车已非常普遍;另外,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一定数量的地下人防工程,在和平时期这些地下人防工程多数也当成地下车库使用。在我国许多地区,已建成的地下车库高温季节存在通风差和严重潮湿的问题,夏季地下车库潮湿的主要原因,库内自然通风差、温度低,而地面以上气温高、空气含湿量大,当高温高湿的空气进入地下车库后,遇冷结露。
现有的解决方法一般是在地下车库内设机械通风或除湿机,此举消耗电能较高,不符合节能的要求,且除湿效果也不理想;为了省电,多数地下车库的机械通风或除湿机很少开,不仅造成地下车库内的空气污染,且车库内地面结露非常严重,因地面湿滑造成车辆刹不住车和行人摔伤的事件屡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其通过沿地下车库外墙设若干个下沉式通风采光井,加强车库内自然通风,将高温季节建筑物集中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转移到地下车库内,逐步提高车库内温度,车库正常运行后,高温季节具有通风除湿的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沿地下车库外墙设若干个通风口和若干个下沉式通风采光井,在车库顶板上设若干个预留洞;
B、将高温季节建筑物集中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分别转移储存到地下车库本体内(外)及周边的土壤中。
进一步地,所述A步骤中还包括:在车库顶板预留洞处设若干个直通建(构)筑物顶端的竖向排气道;所述地下车库的地面上与通风采光井相对应处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伸向地下车库的集水井中;所述通风采光井下端通过一倾斜面与所述底板相接,通风采光井内壁贴有反光膜;所述通风口内侧上方安装有防火卷帘,防火卷帘下方地面处设有封闭凹槽,外侧下方地面上设人防地下车库平战转换时用于构件封堵的混凝土凹槽;所述排气道下部末端设防火阀。
所述B2步骤中控制过程包括:
B21、设定所述地下车库内、外环路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的上限值为摄氏32度;
B22、所述车库内环路的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达到32度时,将循环供、回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切换到所述车库外环路中散热降温;
B23、所述车库外环路的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的上限值达到32度时,将循环供、回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切换到第二室外环路散热降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一方面沿地下车库外墙的适当位置设若干个大型通风口和下沉式通风通风采光井,在一层楼板(或夹层楼板或车库顶板)上留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温季节为建筑物集中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通过冷却循环水管、分集水器及地暖管,将上述热量首先转移储存到地下车库内的地面下,通过地面直接向车库内散热,并将上述热量的多余部分转移储存到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紧贴外墙的回填土和车库基础底板本体及以下混凝土垫层中,通过加热车库本体后间接向车库内散热;经过直接和间接对车库不断加热,使地下车库内的温度略高或等于地面气温;采取上述两方面的措施,在风压和热压的共同作用下,不仅能实现高温季节地下车库的通风除湿,其他季节地下车库的无动力通风也基本可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通风采光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源热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库外环路管道穿防水套管示意图;
图1中:100、通风采光井;101、井壁;102、倾斜面;103、反光膜;104、隔栅;105、﹣2米处钢筋混凝土保护盖板;106、室外地平面;
300、地下车库; 301地下车库外墙;302、地下车库顶板;303、通风口;304、卷帘轴;305、防火卷帘;306、排水沟;307、地面;308、塔楼;309、构建封堵混凝土凹槽;310、防火卷帘封闭凹槽;311、地下车库内的地面下的地暖管;312、地下车库基础底板以下的混凝土垫层中布设的地暖管;313、地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的回填土中地暖管;314、排气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9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卷的松布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站锅炉高温管系炉内动态壁温监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