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型材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8726.1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巨广;程刚;王健强;牛赵龙;汤东华;杨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B65G25/08;B65G47/8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型材及其作为传动件的应用,更具体地说是尤其是其在作为汽车白车身电动往复杆水平输送机构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要求焊装输送线具有高节拍、高精度、高柔性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电动往复杆是汽车白车身焊装总成线以及各分总成线上广泛使用的输送设备,而铝型材作为往复杆水平输送的重要部件,其强度、精度等影响着电动往复杆的精度和使用寿命。目前,各主机厂使用的电动往复杆的梭机构主要使用矩形钢焊接而成或者其它结构形式的铝型材,不仅质量重,连接不方便,也增加了维修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强度高、质量轻、装配方便且稳定性好的铝型材及铝型材往复杆。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铝型材的结构特点是:设置所述铝型材的横断面的外周边为矩形,在所述铝型材的两侧边和底边分别设置有侧部“凹”形槽和底部“凹”形槽,在所述铝型材的顶边平行设置两道“T”形槽。
本发明铝型材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铝型材横断面的中心设置有减重孔。
本发明铝型材往复杆的结构特点是:设置所述铝型材的横断面的外周边为矩形,在所述铝型材的两侧边和底边分别设置有侧部“凹”形槽和底部“凹”形槽,在所述铝型材的顶边平行设置两道倒“T”形槽;在所述铝型材的侧部设置有限止铝型材侧向移动的侧部限位轮;在所述侧部“凹”形槽中设置用于限止铝型材向上窜动的上向限位轮;底部导向轮支撑在所述铝型材的底边上,或支撑在所述底部“凹”形槽中。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设置铝型材的横断面为矩形,通过在矩形铝型材上开设各种凹槽,使铝型材在往复杆的水平输送中达到传输平稳、定位准确、连接方便、柔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铝型材横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铝型材往复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铝型材往复杆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侧部“凹”形槽;2底部“凹”形槽;3为“T”形槽;4减重孔;5侧部限位轮;6上向限位轮;7底部导向轮;8传动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铝型材的结构形式是:设置铝型材的横断面的外周边为矩形,在铝型材的两侧边和底边分别设置有侧部“凹”形槽1和底部“凹”形槽2,在铝型材的顶边平行设置两道“T”形槽3,“T”形槽3用于使用方形螺母将配套设置的支架在铝型材上任意定位;在铝型材横断面的中心设置有减重孔4,减轻重量可以减轻往复运动负载。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铝型材往复杆的结构形式是:铝型材本体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作往复杆的应用时,可以在铝型材的侧部设置限止铝型材侧向移动的侧部限位轮5;在侧部“凹”形槽1中设置用于限止铝型材向上窜动的上向限位轮6;底部导向轮7支撑在铝型材的底边上,或支撑在底部“凹”形槽2中。
参见图3,铝型材齿条传动往复杆的结构形式是:铝型材本体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作为齿条传动往复杆的应用时;按图2所示在铝型材的侧部设置限止铝型材侧向移动的侧部限位轮5;在侧部“凹”形槽中设置用于限止铝型材向上窜动的上向限位轮6;底部导向轮7支撑在铝型材的底边上,与图2所示结构不同的是,齿条传动的形式是在底部“凹”形槽2中固定设置传动齿条8。
可以在铝型材端头“T”形槽3的槽底部设置螺孔,两段铝型材在端头通过连接块和螺栓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节能灯杆
- 下一篇:矿用运输电机车用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