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防水板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4963.0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梁;周林;金永峰;胡慰儒;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宏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B32B27/12;B32B37/15;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地址: | 61001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防水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设计制造领域,尤其属于一种铁路、地铁、公路行业隧道用防水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隧道防排水工程中,防水层固定在初期支护上。预先铺设一层无纺布作为缓冲层,其主要有保护防水层和疏水等作用,由于需预先铺设无纺布形成独立的缓冲层,再在无纺布缓冲层上铺设防水板,其施工较为复杂且施工工期较长。因此市面上出现了无纺布完全粘接在防水板上的复合防水板,但是这种复合防水板由于是无纺布缓冲层与主体防水板全面覆粘复合制成,其缓冲层应有的疏水、排水功能降低,因此不能满足隧道防排水设计要求。
现在隧道施工中常常出现严重渗漏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防水板在后续施工或使用期破损后,水穿过防水板,在防水层与二次衬砌砼之间发生窜水现象,使得漏水现象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防水产品能够与二次衬砌结构层完全满粘,有效的防止窜水,提高防水功效。
目前防水板主体材料有多种,如EVA、ECB、HDPE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厚度一般在0.7~1.5mm,幅宽1~5m,长度不限以卷状或板状存放。
土工布,又称土工织物,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为布状,土工布分为有纺土工布和无纺土工布。土工布 具有优秀的过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渗、防护作用,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高、渗透性好、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目前通常采用土工布完全粘接在防水板上的复合防水板。
要解决上述防水板的疏水、排水功能及窜水问题,需要设计出新的防水板,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有效率高、方便加工生产的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复合防水板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可疏水、可缓冲且能保护防水层、能达到有效满粘而不窜水、减少施工工序、方便施工的隧道用防水板材;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新复合防水板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复合防水板,包括防水板和土工布,其中:土工布位于防水板一表面,土工布与防水板有均匀分布且不连续的粘接部,粘接部有均匀设置的悬挂固定件。
所述防水板另一表面有橡胶改性沥青涂覆复合制成的自粘层,自粘层的表面复合有隔离膜。
所述悬挂固定件宽度是15~25mm,长度为200~300mm的棉质纤维编织带。
进一步所述块状是块状,每块粘接部有设置的悬挂固定件。
上述块状块状每块粘接部长度为15~25cm,宽度为3~8cm;粘接部之间横向间距为0.5~2.0m,纵向间距为0.8~2.0m。
进一步所述粘接部是条状,沿防水板长平行或垂直设置,条状粘接部有均匀设置的悬挂固定件。
所述条状粘接部之间的间距为1.0~2.0m。
上述复合防水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配制、挤塑成型;
2)预热和粘合;
3)自粘胶料涂覆和覆膜;
4)卷筒制成成品。
所述预热和粘合步骤是将成型的防水板片材依次经过轴向平行设置的上压辊和中压辊之间、中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并绕中压辊表面输送;防水板片材经中压辊表面时依次进行热风预热、土工布复合、程控粘接。
所述热风预热是通过调整热风出口方向、调节热风温度对防水板片材需粘接部进行定位预热。
所述土工布复合是通过导向辊将防水板片材和土工布在中压辊表面叠合。
所述程控粘接是利用程序控制可伸缩压辊对已预热并与土工布叠合的防水板进行程控压合。
进一步所述自粘胶料涂覆和覆膜是将经预热和粘合步骤的防水板和隔离膜通过两轴向平行并水平设置的冷却辊,在两冷却辊接触点上方有挡料板和布料器将熔融的自粘胶料投放至防水板和隔离膜之间并随两冷却辊相向转动形成有隔离膜的自粘层;两轴向平行并水平设置的冷却辊之间的间 距根据实际生产卷材厚度确定,其间距为2~6.5mm,通过电子传感器监测并调整其间距。
所述程控粘接在可伸缩压辊连续压合时形成纵向条状粘接部或在间断压合时形成块状或横向条状粘接部。在连续压合时,可伸缩压辊宽度等于条状粘接部宽度,根据防水板需要可以设置多个并行的压辊,经压合后形成纵向条状粘接部。在间断压合时,当可伸缩压辊宽度与防水板宽度相同时,间断压合形成横向条状粘接部;当可伸缩压辊宽度小于防水板宽度时,可设置多个并行的压辊,间断压合形成块状粘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宏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宏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4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粒料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煤炭地下气化出气孔双套管换热装置及换热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