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竖式窑炉及其煅烧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1988.5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波;赵元昊;黄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波 |
主分类号: | F27B1/08 | 分类号: | F27B1/08;F27B1/16;F27B1/24;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萍乡益源专利事务所 36119 | 代理人: | 张放强 |
地址: | 337022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式窑炉 及其 煅烧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窑炉,尤其涉及瓷制品煅烧的竖式窑炉及其煅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窑炉在冶金、化工、建材、化肥、制药等工业中应用很广。其中工业窑炉在建材和化工工业中主要用来烧制具有耐火、耐酸碱和耐腐蚀以及具有吸附过滤的瓷砖、瓷砂、瓷球和瓷环等。目前用于化工和建材方面的工业窑炉大都是梭式窑炉,梭式窑炉虽然具有普通适用性强,安装维护简单,装卸料方便等特点,但它存在以下问题:占地面积大,结构庞大,容积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能量损失多,热效率不高,温度分布也不大均匀,烧制过程呈间断性,产品质量不大稳定,且烧制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特别是不大适用一些质量要求高和煅烧温度要求高的产品的烧制,其质量也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梭式窑炉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容积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少,热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且烧制周期短,特别适用大批量形状规则的产品连续烧制,并能满足煅烧温度要求高的产品烧制质量的竖式窑炉及其煅烧工艺方法。
本发明所述竖式窑炉包括用金属制造的外壳和耐火层形成的炉膛,所述炉膛从下至上分为冷却区、高温区和预热区,所述冷却区设置有可向炉膛内通入压缩空气的送风装置,在冷却区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高温区设置有可向炉膛内通入可燃气体的送气装置,在预热区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在进料口相对位置设置有烘干仓,所述烘干仓分别用尾气管和余热管与预热区和冷却区连接。
为加速冷却区快速温度,在冷却区下端与出料口之间设置有循环的冷却水套。
本发明所述竖式窑炉最好采用天燃气作为燃料,本发明适用形状较简单且比较规则,生产批量大的瓷质产品烧制(如瓷球、瓷柱和瓷粒等),特别是适用煅烧温度在1700°以上的高铝瓷球、高铝瓷柱等产品的烧制。
本发明所述用竖式窑炉煅烧瓷制品的工艺方法是:先向炉膛送风通入天燃气,使天燃气在炉膛内燃烧,再将经过烘干成型的瓷制品提升至烘干仓中烘烤定型,然后将烘干定型的瓷制品倒入炉膛内,根据瓷制品的工艺要求,再调节送风量和天燃气量,使瓷制品在经过预热区预热后进入高温区内保温煅烧,经高温煅烧的烧制品再进入冷却区冷却出料。
本发明所述烧制原理是:向炉膛内下部通入压缩空气,使炉膛内形成正压,利用热风向上行的规律,把大部份热能带回高温区,使瓷制品在同一高度的横截面上的煅烧温度均匀分布。并充分将少部份向下流的热气送入烘干仓,使烘干仓内形成负压,对瓷制品进行烘干。
本发明所述竖式窑炉下端设置的冷却水套,一是可加快瓷制品冷却出炉,二是可产生热水应用,再是可降低炉膛下端温度,有利于延长窑炉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述竖式窑炉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容积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热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煅烧质量稳定,且烧制周期短,特别适用大批量形状比较规则的小产品的连续烧制,能满足煅烧温度高的瓷产品烧制要求。与现有梭式窑炉相比:竖式窑炉容积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煅烧温度可达到1900°,烧制周期可缩短一半以上,相同产品和相同煅烧温度下,竖式窑炉吨产品消耗燃气量(立方米)可降低50-8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在图中,1、料斗 2、烘干仓 3、余热管 4、尾气管 5、工作平台 6、进料口 7、预热区 8、高温区 9、燃气室 10、热电偶 11、外壳 12、耐火层 13、冷却区 14、风箱 15、出料口 16、冷却水套 17、进风口 18、高铝瓷球 19、燃气进口 20、导轨 21、运料车 22、出风口 23、燃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波,未经黄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1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射频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性能的方法
- 下一篇:位置调节机构及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