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5092.6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2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田怀欣;毛青;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锐腾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24 | 分类号: | G01L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机 简易 扭矩 校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箍拧接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石油行业无缝钢管生产中接箍拧接机扭矩校准的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油田用无缝钢管在出厂前将钢管的一端拧上接箍,另一端则给螺纹加上保护套。在油田打井时,是将钢管加保护套的一端的螺纹拧入上根钢管的接箍内,依次连接形成油井井壁。其中接箍是两端车有内螺纹的较短钢管,内螺纹依据标准或规范有圆螺纹、偏梯形螺纹、特殊偏梯形螺纹等,通常带有1∶16的锥度,用于将两端车有相应外螺纹的长钢管连接起来。接箍拧接机是将接箍与钢管按规定的扭矩拧紧以达到预期的强度的设备,其主要包括主钳、备钳和底座,备钳用于夹紧钢管并固定,主钳用来夹住接箍并旋转,随着接箍与钢管逐步拧紧其扭矩愈来愈大,在主钳或备钳中安装有测量了扭矩的装置,当测量值达到规定扭矩值时,主钳即停止工作。接箍拧接机扭矩准确对拧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达不到规定的扭矩或者扭矩过大损伤螺纹,打井时会产生泄漏、掉井等重大事故,为保证产品质量,因此需定期对拧接机进行扭矩校准。
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终于创设出一种新型结构的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使其能够简单方便对拧接机的扭矩进行校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在钢管生产过程中定期对拧接机的扭矩进行校准,以保证产品质量,并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其包括:一根钢管、两个平行的扭臂以及多个砝码;其中,所述两个扭臂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圆柱形内通孔,所述两个扭臂分别通过所述圆柱形内通孔套设于所述钢管的两端,且在所述钢管的两端以及所述两个扭臂的所述圆柱形内通孔的径向分别对应的设有径向通孔,两个紧固件分别贯穿所述钢管的两端以及所述两个扭臂的一端而设置于所述径向通孔内,使所述两个扭臂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钢管的两端;所述两个扭臂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销轴与一接头铰接;所述接头的下方固定连接一托架;所述砝码设置于所述托架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其中所述钢管是放入所述拧接机的备钳卡盘内并夹紧。
前述的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其中所述紧固件为销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用于在钢管生产的过程中定期对接箍拧接机的扭矩进行校准,以校准通过接箍拧接机拧紧的钢管与接箍之间的扭矩,以避免在打井时,由于接箍拧接机的扭矩不准确使钢管与接箍之间的扭矩达不到规定的扭矩或者扭矩过大损伤螺纹而造成的泄漏、掉井等重大事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并且本发明的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使用时的俯视图。
1:钢管 2:扭臂
3:接头 4:砝码
5:托架 6:销轴
7:备钳卡盘 8: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拧接机简易扭矩校准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锐腾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洛阳锐腾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50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供电源系统
- 下一篇:管式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的一种新型流程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