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8000.1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5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F21V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反射式增亮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急剧发展,资讯话渐渐普及于个人,因此便携式资讯产品,如笔记型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及个人数据助理等,均快速发展与成长。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缩写为LCD),具有薄型化、轻量化、低耗电量、无辐射污染,且能与半导体制程相容等优点,并顺应着这股网络数字信息化市场的兴起,使其在短短三十年间,产品的应用更呈飞跃性的成长。
在液晶显示器(LCD)的结构中,由于液晶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而需借助背光模组提供显示的光源,而背光模组的亮度则取决于使用的发光组件与光学膜片的选用。由于液晶显示器一般均利用光的偏极特性作为亮度的调整机制,故一般而言必定会造成多数光源能量的损失;而3M开发的反射式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d Film,缩写为DBEF)可以针对不同方向偏振态的光进行穿透或反射再利用,可达到光源能量有效利用的功能。
一般的背光模组结构中,最上层的光学膜片为扩散膜片,其功能上具有提升均匀性,以及防边缘漏光的效果,在防范边缘漏光的做法上,会采用在扩散片边缘依据需求宽度,印刷可遮光的颜色,一般多为灰色或黑色,形式可为满版或渐层的方式,设计上可为连续或局部的分布方式,达到遮蔽漏光路径为目的。由于在使用反射式增亮膜(DBEF)时,需搭配液晶玻璃上的偏光片使用,所以在背光模组光学膜片的堆栈上,必须放置于背光模组的最上层,即与下偏光片相邻,以利光能量偏振反馈达到增亮的效果。由于必须取代上扩散片的位置架构,则对于可能漏光的路径位置,将无法以扩散片边缘印刷的方式,达到遮蔽漏的效果。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使用反射式增亮膜(BDEF)同时,还可以达到遮蔽漏光的效果,是业内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反射式增亮膜(BDEF)时,要置于背光模组的最上层,从而无法达到遮蔽漏光的效果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与背光模组。液晶面板包括一下偏光板。背光模组设置于下偏光板的下方,包括导光板、反射式增亮膜、多个光学膜层与遮光层。反射式增亮膜位于下偏光板及导光板之间;多个光学膜层位于反射式增亮膜与导光板之间;遮光层覆盖于反射式增亮膜的边缘。
优选地,背光模组更包括一胶框,胶框具有水平部与竖直部,水平部架设住液晶面板。
优选地,背光模组更包括一铁框,位于胶框的下方,铁框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导光板。
优选地,背光模组更包括一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侧面或下方。
优选地,背光模组更包括一电路板,光源设置于电路板上。
优选地,多个光学膜层包括棱镜片、扩散片或它们的组合。
优选地,背光模组更包括一反射片,位于导光板的下表面上。
优选地,遮光层的颜色为灰色或黑色。
优选地,遮光层通过满版或渐层的方式印刷于反射式增亮膜的边缘。
优选地,遮光层以连续或局部的方式分布。
采用本发明,不仅可以利用反射式增亮膜起到增亮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在反射式增亮膜边缘印刷遮光层,起到遮蔽漏光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2示出了依据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8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邮票孔的PCB板
- 下一篇:拖布类套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