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泵及使用该泵的锅炉热循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6232.3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S·阿伦库马;叶才全;潘广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2 | 分类号: | F04D13/02;F04D29/22;F04D29/02;F04D2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使用 锅炉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流泵,尤其涉及可适用于锅炉热循环系统的螺旋泵。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锅炉热循环系统中,使流体加压并循环的循环泵多采用离心泵。中国第96100846.6号专利申请中公开一种循环泵,其包括泵壳、设于泵壳内的叶轮、以及设于泵壳外侧电机与泵壳相固定的电机。泵壳包括分设在其两侧的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以及在壳体中心形成的叶轮腔室,进口通道与叶轮腔室之间的开口设于泵壳顶壁,出口通道与叶轮腔室之间的开口设于泵壳侧壁。叶轮设置于叶轮腔室内。电机的转轴伸入泵壳内驱动叶轮旋转。叶轮转动时,流体经入口通道进入叶轮腔室,并在叶轮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送至出口通道。
现有技术中,上述循环泵的泵壳通常采用砂型铸造工艺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制造工艺较复杂且成本较高。并且,泵壳结构较复杂,进口通道和出口的弯曲形状会导致较大的动能损失,例如水流进入叶轮腔室前,在进口通道与叶轮腔室间的开口附近会撞击泵壳内壁,产生动能损失。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改善上述问题的流体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螺旋泵,包括转子、与转子磁耦合的定子、以及设于定子两轴向端的两连接管;其中,所述转子包括主轴、固定于主轴的具有螺旋结构的叶轮、及固定于叶轮外表面的永久磁铁;所述定子包括壳体、定子铁心、缠绕于定子铁心的定子绕组、及固定于壳体两轴向端的两轴承支架,所述壳体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贯穿孔,所述转子设于贯穿孔内,所述两轴承支架分别支撑一对轴承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主轴。
较佳的,所述壳体包覆成型在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上以密封所述铁心和绕组。
较佳的,所述连接管由塑料制成。
较佳的,所述永久磁铁为环状的塑料磁铁。
较佳的,所述叶轮包括包覆成型在主轴上的中空轴以及自中空轴的外表面延伸的螺旋状叶片。
较佳的,每一轴承支架由钢制成,包括毂部、自毂部沿径向延伸的若干肋条、以及连接各肋条末端的连接环,所述毂部内侧形成轴承支撑座以支撑轴承。
较佳的,所述若干肋条相对主轴倾斜。
较佳的,所述贯穿孔的两轴向端设有两台阶部,每一轴承支架与贯穿孔的内表面紧配并被定位于对应的台阶部和连接管之间。
较佳的,每一连接管沿着朝向壳体的方向其管径逐渐增大。
较佳的,每一连接管靠近壳体的端部与贯穿孔的内表面紧配,所述端部的外表面向外一体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通过螺钉被固定到壳体。
较佳的,每一轴承支架与对应的连接管的靠近壳体的端部之间设有密封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锅炉热循环系统,具有上述的螺旋泵。
本发明所举实施例中,流体进入泵体的动能损失较小,使得泵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连接管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螺旋泵;
图2是图1的螺旋泵的剖面图;
图3示出图1的螺旋泵的转子;
图4示出图1的螺旋泵的转子,其中移除环形磁铁;
图5示出图1的螺旋泵,其中移除壳体;
图6示出图1的螺旋泵的轴承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请参阅附图,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螺旋泵10可作为锅炉热循环系统的循环泵,包括转子20、与转子20磁耦合的定子40、以及设于定子40两轴向端的一对连接管60和62。
转子20包括可由钢材制成的主轴22、固定于主轴22的叶轮24、及永久磁铁26。其中,叶轮24呈螺旋结构,具有固定套设在主轴22上的中空轴28以及自中空轴28的外表面延伸的螺旋状叶片30。永久磁铁26呈圆环状,固定套设于螺旋叶片30的外周面,以带动叶轮24和主轴22一起旋转。较佳的,叶轮24由塑料制成,其中空轴28包覆成型在主轴22上;永久磁铁26由塑料磁铁制成,以使螺旋泵具有更轻的重量。可以理解的,永久磁铁26也可以是沿周向间隔固定于螺旋叶片30外表面的弧形块状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6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光圈阀
- 下一篇:修井打捞作业用的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