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旋翼个人小型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3009.3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0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拥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拥隽 |
主分类号: | B64C31/00 | 分类号: | B64C31/00;B64C27/37;B64C27/50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田嘉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个人 小型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尤其是一种可折叠旋翼小型飞行器。
背景技术
经济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人们不再满足现有的生活。如道路的拥堵,紧紧地捆绑着城市,人们出门上下班、休闲购物、旅游绕不开道路的拥堵,怎么治理交通拥堵成了政府与民众面前一大难题。尤其是现有的人们对生活娱乐有更高的追求,比如滑翔伞、小型飞行器等刺激性娱乐活动,很受人们的欢迎,所以很多发达国家提供了这些娱乐。其中小型飞行器一般都是旋翼的,而旋翼需要占大量空间,带来很多不便。
现有的旋翼小型飞行器为了减少旋翼所占的空间,其旋翼是可折叠的,折叠时,是把其中一个旋翼保持不动,其他的旋翼折叠到这一个旋翼的位置,以便节约空间,但是这种折合方式只是把旋翼所占的空间减少了,还是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而且这种折叠方式,造成了飞行器重心偏移,放置不稳定,很容易偏倒,对于一般放置于室外、容易被风吹倒的小型飞行器来说是很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善背景技术中可折叠旋翼个人小型飞行器的占据空间大、重心不稳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旋翼个人小型飞行器,包括旋翼、旋翼支架和用于支撑旋翼及旋翼支架的主杆,所述旋翼包括上旋翼、下旋翼,所述旋翼支架包括上旋翼支架、下旋翼支架,
所述上旋翼、下旋翼分别转动连接于上旋翼支架、下旋翼支架使得上旋翼、下旋翼能处于向上打开位置或向下收拢位置;所述上撑杆、下撑杆分别转动连接于上旋翼、下旋翼;
所述上撑杆、下撑杆分别转动连接于上撑杆支架、下撑杆支架;所述撑杆支架与旋翼的转动连接点相对于旋翼与旋翼支架的转动连接点更靠近旋翼的顶端;
所述飞行器还设有油马达、升降器、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主杆贴合且平行;所述升降器位于升降杆的底部;所述升降杆的顶部相抵于油马达;
所述油马达沿周向固定且轴向可滑移地安装于主杆,油马达相抵于下撑杆支架的正下方,油马达的输出轴带动下撑杆支架转动;
所述升降器通过输出端作用于所述升降杆底部且带动升降杆相对主杆上下滑移;
所述油马达、下旋翼支架、下撑杆支架、上撑杆支架相对主杆均可上下滑移。
所述飞行器还设有上齿轮架座、下齿轮架座、行星齿轮;所述下齿轮架座相对固定地安装于下旋翼上方,上齿轮架座相对不可转动地安装于上旋翼下方,所述行星齿轮设于上齿轮架座及下齿轮架座之间,所述上齿轮架座及下齿轮架座均设有与行星齿轮相配合的一圈端齿。所述上齿轮架座、下齿轮架座、行星齿轮相对主杆均可上下滑移。
所述升降杆底部为齿条,所述升降器通过输出齿轮与所述齿条的配合,带动升降杆相对主杆上下滑移。
所述升降器输出端为杠杆的一端,所述杠杆端与所述升降杆铰接,带动升降杆相对主杆上下滑移。
所述上齿轮架座与上撑杆支架是一体的。
所述上旋翼支架顶部设有用于限位的翼毂。
本发明所述的可折叠旋翼个人小型飞行器,通过升降器来控制旋翼的张开及收起,达到了节约空间、重心稳定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利用现有的共轴反转旋翼直升机结构技术,加以改造。去除了直升机飞行器上的自动倾斜器等诸多繁杂的结构部件,减去了大量的重量。同时让飞行器的旋翼改变折叠方向,使之轻量化与小型化,人们的携带、存放变得方便。经轻量化与小型化改造后的飞行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使用耗费低。同时,保证共轴反转旋翼结构本身固有的极好的操控性、飞行稳定、性能安全。作为一种低空飞行的飞行器,在交通拥堵城市的治安、消防、医疗救护、军事等快速应急事件中,有不可替代优势,在人们的时常出门时,也是一种代步工具,总之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快捷方便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旋翼打开后的示意图。
附图2旋翼折叠后的示意图。
附图3旋翼打开后俯视示意图。
附图4旋翼折叠后俯视示意图。
附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上旋翼;2、下旋翼;31、上撑杆;32、下撑杆;4、翼毂;5、上齿轮架座;6、行星齿轮;71、上旋翼支架;72、下旋翼支架;8、下齿轮架座;9、下撑杆支架;91、上撑杆支架;10、油马达;11、飞行姿态控制片支架;12、前后行姿态控制片;13、电磁阀;14、左右姿态控制片;15、飞行姿态控制片撑杆支架;16、升降杆;17、主杆;18、升降器;19、升降油路开关;20、前行油路开关;21、前行旋翼;22、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拥隽,未经陈拥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刹车摇臂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然纹理的掐丝珐琅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