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芯内阻测量方法及电芯匹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2062.1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9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林威志;赵双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14 | 分类号: | G01R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阻 测量方法 匹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内阻测量方法及电芯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电芯内阻是衡量电芯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其不仅可反映电芯的荷电状态(电量)及使用中的性能衰减情况,更是影响电芯充放电特性及效率的重要因素。在需要多节电芯串并组合使用的情况下(如笔记本电脑用电池组及动力汽车用电池组),电芯的内阻将直接决定其分流及分压状况,当电芯之间的内阻偏差较大时(或在电池组使用过程中偏差逐渐变大时),就会发生充放电时各电芯状态的不均衡,从而使某些电芯提前劣化,并最终导致整个电池组失效。为了避免这种不均衡的发生,在将多颗电芯组合成电池组时,需对其进行内阻测量及匹配,使同一电池组内电芯的内阻尽可能接近。目前广泛应用于电芯内阻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流瞬间放电法及交流注入法。
直流瞬间放电法是使待测电芯在瞬间放出一个负载电流,同时测定电芯电压在放电前后的变化,通过欧姆定律得出电芯的内阻值,根据理论推算外接负载阻值与电芯内阻接近时,测得的结果误差最小,这就使得该负载电流很大(一般为电池额定容量的10倍以上),如此大的电流一方面可能对电芯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另一方面因与电芯的日常使用状况差别较大,测得结果可能难以准确反映电芯在日常使用时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内阻测量方法及电芯匹配方法,在不损伤电池的情况下提高电芯内阻测试以及匹配的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内阻测量方法,包括:
使用交流源向待测电芯发送频率不同的多个交流刺激信号;
获取与所述多个交流刺激信号一一对应的多个响应信号;
根据与每个所述频率对应的交流刺激信号和响应信号,计算所述待测电芯在每个所述频率下的内阻。
上述的电芯内阻测量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交流刺激信号对应的频率中的最大值超过第一预设门限,所述多个交流刺激信号对应的频率中的最小值低于第二预设门限。
上述的电芯内阻测量方法,其中,还包括:
计算所有频率中的除最大频率之外的第一频率对应的第二阻抗;
其中,第一频率对应的第二阻抗为第一频率对应的内阻与本体阻抗的差值,所述本体阻抗为所有频率中的最大频率对应的内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匹配方法,包括:
获取每个待测电芯在不同频率下的内阻;
依据待测电芯在不同频率下的内阻进行电芯匹配;
其中获取每个待测电芯在不同频率下的内阻的步骤具体包括:
使用交流源向待测电芯发送频率不同的多个交流刺激信号;
获取与所述多个交流刺激信号一一对应的多个响应信号;
根据与每个所述频率对应的交流刺激信号和响应信号,计算所述电芯在每个所述频率下的内阻。
上述的电芯匹配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交流刺激信号对应的频率中的最大值超过第一预设门限,所述多个交流刺激信号对应的频率中的最小值低于第二预设门限。
上述的电芯匹配方法,其中,获取每个电芯在不同频率下的内阻的步骤还包括:
计算所有频率中的除最大频率之外的第一频率对应的第二阻抗;
其中,第一频率对应的第二阻抗为第一频率对应的内阻与本体阻抗的差值,所述本体阻抗为所有频率中的最大频率对应的内阻;
所述依据待测电芯在不同频率下的内阻进行电芯匹配的步骤中具体根据所述本体阻抗和第一频率对应的第二阻抗进行电芯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向待测电芯发送频率不同的多个交流刺激信号,并获取与之对应的响应信号,在得到该刺激信号和响应信号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所述待测电芯在每个所述频率下的内阻。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是交流刺激信号,因此不会导致很大的负载电流,不会对电池造成损伤。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不同频率下分别进行测试,可以得到与不同频率对应的内阻值,因此上述的内阻测试结果相对于单纯使用高频率交流刺激信号得到的测试结果相比,其不但考虑到了电芯的本体阻抗,还考虑到了不同频率下电化学反应时电荷传递的阻抗、电极与电解质界面形成的双电层电容以及化学反应发生时离子向特定电极扩散所受到的阻力等因素对内阻的影响,因此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2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过程流体流量的磁流量计
- 下一篇:乘客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