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6824.1 | 申请日: | 2011-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杨海瑛;赵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2F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1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耐压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薄壁筒体的加工方法是将板材在卷板机上进行卷制成一个圆筒,然后开坡口、坡口组焊,然后进行退火、探伤、机加工制成大规格薄壁筒体。厚壁筒体的是用板材模压成型两个半圆筒,然后,进口开坡口加工、坡口对焊,最后进行探伤、退火、机加工制成大规格厚壁筒体。所制造厚壁筒体存在两条纵向焊缝,薄壁筒体存在一条纵向焊缝,焊接过程中焊缝容易产生夹杂、空洞等冶金缺陷,筒体壁厚越厚,焊接道次就越多,塑性降低越大,冶金缺陷产生的几率越大。薄壁件焊接容易因焊接过热产生变形。焊接接头焊缝和热影响区为铸造组织,组织晶粒粗大。焊缝与母材相比较,抗应力腐蚀性能大大降低,不可避免带来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200710054017.5的专利介绍了一种锻造棒材、加工穿丝孔和电火花切割内圆制备无缝薄壁耐压筒体,该方法由于受穿丝孔的限制,仅适合于加工长度小于500mm筒体。
钢制厚壁筒体可采用芯轴拔长方法加工,即先锻造棒坯,然后进行穿孔,再用芯轴穿孔进行筒体的减薄、拔长。钢导热性好,热熔大,屈服强度低,高温强度对温度不敏感,表面温度降低缓慢,加工窗口较宽,筒体表面不易出现裂纹,适合芯轴拔长锻造直径小,厚径比大、长度长的筒体。
国外也有用挤压机挤压β型钛合金厚壁Φ460mm×114mm×2380mm筒体,但挤压机的吨位非常巨大,加工费用昂贵。对于特殊部位实用的高性能筒体可采用该方法,但对于普通环境下使用的筒体,成本偏高。
对于无缝筒体来说,还可以采用铸造管坯,然后在旋压机上进行旋压加工。钛合金由于导热系数差,热熔小,仅采用乙炔加热管坯,温升较困难,温度均匀性难以保证,目前采用电阻炉加热管坯,然后再用乙炔加热保证旋压部位管坯不发生较大的温降。管坯薄的话,管坯吸收的乙炔加热能量足以维持温度的均匀性,管坯厚的话,乙炔加热难以保证管坯温度维持和均匀性,钛合金表面温降,旋压容易产生裂纹、起皮等缺陷。因此,铸造管坯+旋压联合技术,仅适用于薄壁的钛合金筒体的加工。
厚壁钛合金筒体还可直接采用铸造方法加工,铸造钛铸件存在大量气孔,尽管铸造后对筒体进行铸件不寒、热等静压,但仍在厚壁筒体内部存在部分残留的气孔,铸件性能比锻件、板材性能的强度和塑性低,影响筒体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制造,无需焊接的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焊接接头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粗大铸造组织,提高了筒体抗应力腐蚀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近α型钛合金铸锭、α+β型钛合金铸锭或近β型钛合金铸锭为原料,用快锻机在始锻温度为1050℃~1180℃的条件下将原料铸锭在β相区开坯锻造2~3火次,每火次锻比不小于1.3,得到近α型钛合金棒坯、α+β型钛合金棒坯或近β型钛合金棒坯;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近α型钛合金棒坯或α+β型钛合金棒坯在锻造温度为棒坯β相变点以下10℃~70℃的条件下反复镦粗、拔长锻造2~7火次,每火次锻比不小于1.3,两相区的总锻比不小于10,得到近α型钛合金棒材或α+β型钛合金棒材;将步骤一中所述近β型钛合金棒坯在锻造温度为棒坯β相变点以上50℃~150℃的条件下反复镦粗、拔长锻造2~7火次,每火次锻比不小于1.3,两相区的总锻比不小于10,得到近β型钛合金棒材;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所述近α型钛合金棒材或α+β型钛合金棒材进行退火处理,消除棒材残余应力,对步骤二中所述近β型钛合金棒材进行固溶处理,消除棒材残余应力;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消除残余应力的近α型钛合金棒材、α+β型钛合金棒材或近β型钛合金棒材在深孔钻镗床设备上进行内排屑深孔钻镗,加工出与棒材同长度的近α型钛合金筒体毛坯、α+β型钛合金筒体毛坯或近β型钛合金筒体毛坯;
步骤五、对步骤四中所述近α型钛合金筒体毛坯或α+β型钛合金筒体毛坯进行内表面精镗和外表面精车处理,得到壁厚不小于15mm的近α型钛合金厚壁筒体或壁厚不小于15mm的α+β型钛合金厚壁筒体;或者对步骤四中所述近β型钛合金筒体毛坯进行内表面精镗和外表面精车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β型钛合金筒体毛坯进行时效处理,得到壁厚不小于15mm的近β型钛合金厚壁筒体。
上述的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步骤一中所述开坯锻造过程中,逐火次降低锻造温度20℃~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6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