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6824.1 | 申请日: | 2011-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杨海瑛;赵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2F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1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耐压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近α型钛合金铸锭、α+β型钛合金铸锭或近β型钛合金铸锭为原料,用快锻机在始锻温度为1050℃~1180℃的条件下将原料铸锭在β相区开坯锻造2~3火次,每火次锻比不小于1.3,得到近α型钛合金棒坯、α+β型钛合金棒坯或近β型钛合金棒坯;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近α型钛合金棒坯或α+β型钛合金棒坯在锻造温度为棒坯β相变点以下10℃~70℃的条件下反复镦粗、拔长锻造2~7火次,每火次锻比不小于1.3,两相区的总锻比不小于10,得到近α型钛合金棒材或α+β型钛合金棒材;将步骤一中所述近β型钛合金棒坯在锻造温度为棒坯β相变点以上50℃~150℃的条件下反复镦粗、拔长锻造2~7火次,每火次锻比不小于1.3,两相区的总锻比不小于10,得到近β型钛合金棒材;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所述近α型钛合金棒材或α+β型钛合金棒材进行退火处理,消除棒材残余应力,对步骤二中所述近β型钛合金棒材进行固溶处理,消除棒材残余应力;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消除残余应力的近α型钛合金棒材、α+β型钛合金棒材或近β型钛合金棒材在深孔钻镗床设备上进行内排屑深孔钻镗,加工出与棒材同长度的近α型钛合金筒体毛坯、α+β型钛合金筒体毛坯或近β型钛合金筒体毛坯;
步骤五、对步骤四中所述近α型钛合金筒体毛坯或α+β型钛合金筒体毛坯进行内表面精镗和外表面精车处理,得到壁厚不小于15mm的近α型钛合金厚壁筒体或壁厚不小于15mm的α+β型钛合金厚壁筒体;或者对步骤四中所述近β型钛合金筒体毛坯进行内表面精镗和外表面精车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β型钛合金筒体毛坯进行时效处理,得到壁厚不小于15mm的近β型钛合金厚壁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开坯锻造过程中,逐火次降低锻造温度20℃~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开坯锻造过程中,每火次的终锻温度均不低于9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锻造过程中,逐火次降低锻造温度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锻造过程中,每火次的终锻温度均不低于8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退火处理的制度为:退火温度650℃~850℃,保温时间0.5h~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固溶处理的制度为:固溶温度β相变点以上10℃~50℃,保温时间0.5h~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深孔钻镗床的机床转速为20r/min~120r/min,进给量为0.02mm/r~0.12mm/r。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时效处理的制度为:时效温度500℃~570℃,保温时间8h~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68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