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4245.3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景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2;F21V17/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以及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特别是一种能改善导光板受热后翘曲导致波纹(ripple)现象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器相关技术不断的发展,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的设计亦持续研发与创新,尤其应市场需求,背光模块更朝着窄边框与薄化方向设计。其中薄化背光模块的方法,除了选用更薄的导光板,还可将元件间的预留公差设计得更小。请参照图1,图1是一般液晶显示器的剖面视图。如图1所示,显示器包括显示模块11、光学膜片组21与背光模块30。背光模块30包括光源31、导光板32、反射片33与底板34。
虽采用较薄导光板32与减小预留公差的设计可使背光模块薄化,但导光板32在射出成型等制作过程中会产生残留应力(Residual Stress)。残留应力会使导光板吸湿或受热膨胀时翘曲,如图1所示。此翘曲现象在薄化的导光板中会更加严重。导光板32翘曲会使放置其上的光学膜片组21弯曲,更由于背光模块30元件间的预留公差减小,而使导光板32翘曲时较容易接触甚至压迫到显示模块11,而产生波纹现象,严重影响到液晶显示器所显示影像的品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范畴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以解决先前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种种问题。
于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反射片、至少一光源、底板、至少一第一固定件及至少一第二固定件。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及底面。底面与出光面相对。入光面设置于该出光面及该底面的一侧,连接该出光面与该底面。第一固定件固定导光板的底面下方。反射片设置于导光板下方,且具有一贯孔可让第一固定件穿过。光源设置对应于入光面。底板位于反射片下方。至少一第二固定件位于反射片与底板之间且固定于底板,且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相互干涉,以限制导光板垂直于该出光面的位移。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括实质上平行于导光板底面的第一定位部,以及连接于导光板底面与第一定位部之间的第一根部。第二固定件包括实质上平行于该底板的第二定位部,以及连接于该底板与该第二定位部之间的第二根部。其中第一定位部位于第二定位部与底板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括实质上平行于底面的第三定位部,以及连接于底面与第三定位部之间的第三根部。第二固定件包括第四定位部由底板朝导光板的底面延伸,且第四定位部包括一贯孔让该第三定位部穿过。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五定位部由该导光板的底面朝向底板延伸,且第五定位部包括一贯孔。第二固定件包括实质上平行于该底板的一第六定位部,以及连接于该底板与该第六定位部之间的一第六根部,其中第六定位部穿过第五定位部的贯孔。
于一实施例中,导光板底面具有多个散射图案(texture)。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具有一远离导光板底面的外表面,外表面上具有多个散射图案。
于一实施例中,导光板具有单个第一固定件位于导光板底面的几何中心。
于一实施例中,导光板具有多个第一固定件且相对导光板底面的几何中心呈点对称分布。
于一实施例中,导光板具有多个第一固定件,其中通过底面的几何中心以及各第一固定件的一直线会与底面的边缘形成一交点,且几何中心与各第一固定件的距离会小于或等于几何中心与相应的交点的距离的一半。
于一实施例中,导光板包括一侧面,设置于导光板入光面的一侧且连接出光面与底面,第一固定件与导光板侧面的垂直距离和导光板底面的几何中心与导光板侧面的垂直距离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导光板底面的几何中心与导光板侧面的垂直距离的二分的一。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更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前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导光板的出光面上方。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液晶显示器的剖面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背光模块应用于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视图。
图3B-3D是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下视图。
图4B至4E是本发明第一固定件分布的不同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下视图。
图5与图6是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显示模块 21:光学膜片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