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FC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6518.X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海青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fc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NFC芯片。
背景技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NFC目前已经形成了国际标准ISO21481,覆盖了ISO18092,ISO14443,ISO15693等的内容,NFC可实现的功能包括非接触卡、非接触读卡器和点对点(Peer-to-Peer)通讯三种。
现有技术中,NFC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主要是UART、SPI等数字通讯接口,实现数字信号与NFC模拟信号的转换,这些NFC芯片通常用于内嵌到手机里面与手机的主控芯片一起工作实现手机NFC功能,需要手机设计和生产厂家来实现。如果要通过一个装置让已有的手机或其它设备实现NFC功能,这个装置就需要现有的NFC芯片再加一些其它芯片以解决与这些现有设备的通讯问题,既增加了成本,同时也增大了产品体积、功耗以及设计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NFC芯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NFC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CPU、NFC信号处理单元和输入输出接口单元,所述NFC信号处理单元和CPU通过芯片的内部总线相互连接,所述CPU和输入输出接口单元通过芯片的内部总线相互连接;
所述CPU,控制和处理来源于或者发送给NFC信号处理单元的数据,或者,控制和处理来源于或者发送给输入输出接口单元的数据;
所述NFC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和处理外部收发装置的信号输入,根据NFC标准进行解调,交由CPU控制和处理;或者,接收由CPU控制和处理的来自于输入输出接口单元的数据,根据NFC标准进行调制,将结果传输给外部收发装置;
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单元,用于接收和处理外部接口装置的信号输入,交由CPU控制和处理;或者,接收由CPU控制和处理的数据,将结果传输给外部接口装置。
本发明一种NFC芯片,还包括用于提供电源信号的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提供时钟信号的时钟管理模块和存储管理模块,所述CPU和存储管理模块通过芯片的内部总线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存储管理模块包括用于对片内RAM进行实时管理的RAM管理模块和用于对片内FLASH进行实时管理的FLASH管理模块。
优选的,所述NFC信号处理单元是ISO14443 RF信号处理单元。
优选的,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单元为蓝牙通讯单元,所述外部接口装置为高频天线。
优选的,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单元为WIFI通讯单元,所述外部接口装置为高频天线。
优选的,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单元为数模转换器,所述外部接口装置为音频连接器。
优选的,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单元为USB控制单元,所述外部接口装置为USB连接器。
优选的,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单元为SD/MMC控制单元,所述外部接口装置为SD/MMC连接器。
优选的,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单元为以太网控制单元,所述外部接口装置为以太网连接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是通过对NFC芯片集成更多的输入输出接口,相比已有的芯片,增加更实用的接口功能。
2、本发明相比已有芯片,更加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成为专用NFC连接器,与已有设备连接。
3、本发明相比已有芯片,更加充分地利用了CPU、存储器,进一步提高了集成度,节约了成本、体积和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NFC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蓝牙接口NFC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WIFI接口NFC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音频接口NFC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USB接口NFC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SD/MMC接口NFC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以太网接口NFC芯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海青,未经冯海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65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浆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纳米茶皂素环保高效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