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片通孔等效电路模型及模型参数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3514.6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舒;蔡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片 等效电路 模型 参数 提取 方法 | ||
1.硅片通孔等效电路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络支路和一条以上第二网络支路;其中,
第一网络支路包括相邻硅片通孔间的耦合电阻和耦合电容;所述耦合电阻和耦合电容并联;
第二网络支路相互并联,数目由硅片通孔的阵列数决定;每条第二网络支路包括硅片通孔的金属串联电阻、金属串联电感和一条次级网络支路;次级网络支路由趋肤电阻和趋肤电感串联后再与邻近电阻并联构成,用于描述金属串联电感的高频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各条第二网络支路中对应的等效电路元件数值相同,且各金属串联电感之间具有互感关系。
2.权利要求1所述硅片通孔等效电路模型的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硅片通孔进行射频测试,扫描一组频率F,得到不同频率点上的高频阻抗参数;
2)根据硅片通孔的孔径尺寸、贯穿的硅衬底的厚度以及硅片通孔内填充的金属的电阻率,用计算和仿真方法得到金属串联电阻和金属串联电感的数值;
3)将耦合电阻和耦合电容的值设为经验值;
4)取所述高频阻抗参数的实部,得到所述实部随所述频率变化的数据曲线;不断调整邻近电阻的数值,使仿真结果不断拟合该数据曲线的低频段部分,确定模型中邻近电阻的数值;不断调整趋肤电阻的数值,使仿真结果不断拟合该数据曲线的高频段部分,确定模型中趋肤电阻的数值;
5)取所述高频阻抗参数的虚部I,计算得到随频率F变化的数据曲线;不断调整金属串联电感之间的互感系数的数值,使仿真结果不断拟合该数据曲线的低频段部分,确定模型中互感系数的数值;不断调整趋肤电感的数值,使仿真结果不断拟合该数据曲线的高频段部分,确定模型中趋肤电感的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频率F的取值范围为0.01~100GHz。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耦合电阻的值设为10e3欧姆,耦合电容的值设为10e-15法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35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