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叶多糖降血糖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2630.6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牟志美;路国兵;崔为正;王彦文;高绘菊;张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605 | 分类号: | A61K36/605;A61P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叶 多糖 血糖 活性 组分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桑叶中分离提取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活性组分,属于天然药物提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桑科桑属(Morus.L.)植物的叶子除用作家蚕饲料外,还具有药食功能,自古以来,中医就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应用于临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药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叶具有抑制人体血糖上升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Naowaboot J, Pannangpetch P , Kukongviriyapan, et al. Mulberry leaf extract restores arterial pressure in streptozotocin- induced chronic diabetic rats[J]. Nutrition Research, 2009, 29: 602-608)。目前,国内外学者关注最多的桑叶降血糖活性成分为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 DNJ),以其为模板开发出的亚氨基糖类药物—米格列醇也已获批上市,现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防治(Toshiyuki K, Kiyotaka N, Hiroyuki K, et al. Food-grade mulberry powder enriched with 1-Deoxynojirimycin suppresses the elevation of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in human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7, 55: 5569- 5874)。桑叶中另一重要的降血糖活性成分—桑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也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Li Y G, Ji D F, Zhong S, et al. Hybrid of 1-deoxynojirimycin and polysaccharide from mulberry leaves treat diabetes mellitus by activating PDX-1/insulin-1 signaling pathway and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glucokinase,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and glucose-6-phosphatase i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mice[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1, 134: 961-970)。
目前,国内外关于桑叶多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多糖分离纯化及多糖粗提物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的降血糖降脂试验,然而对于桑叶多糖单组份的提取技术和确切的降血糖活性组分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叶多糖降血糖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内容是:称取干燥桑叶粉100 g,用滤纸袋包好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400 mL石油醚,升温至80℃后冷凝回流脱脂3小时,取出脱脂所得的桑叶粉,用95%乙醇冲洗3次,每次3分钟,桑叶粉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8,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每次5分钟,桑叶粉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8,然后置于80℃热水中浸提4次,每次45分钟,将浸提液浓缩,用三氯乙酸脱蛋白3次,三氯乙酸在浸提液中浓度为15%,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加入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上清液中浓度为10%,于55℃脱色30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透析24小时,浓缩至100 mL,将所得的100 mL浓缩液缓慢加入375 mL 95%乙醇,使乙醇总含量达到75%,于4℃下静置12小时,然后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物,将所得的沉淀物复溶于100 mL蒸馏水后,通过D101大孔树脂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经冷冻干燥后得到为粉状的桑叶总多糖。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得到桑叶总多糖3.2896 g,得率为3.29%,纯度为92.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2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