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用壳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625.X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0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尾林正刚;小川健一;柴田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H04B10/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用壳体,特别是涉及在光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光纤用接线板或小型接线板等的通信用壳体。
背景技术
在光通信系统领域中形成光网络的光传输装置中,需要有在确保规定的纤维弯曲半径的同时处理向需要光纤配线的装置引入的光纤配线所产生的光余长的区域。此外,随着利用了波分复用传输(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装置的导入,光纤的配线数量也在增加。在光波分复用传输中,必须要按照传输线路区间单位,对传输线路间的光电平和光分散进行调整,还必须要配合传输线路路径特征来调整及安装光电平调整用光衰减器或光分散补偿用纤维。
以前,光电平调整用光衰减器多安装在光传输线路与光传输装置之间设置的接线板部上。这是因为,在光传输装置侧安装光电平调整用衰减器的情况下,由高密度安装导致的操作性确保或与搭载光传输装置的机架前表面门之间的干扰等所导致的安装制约很多。此外,接线板部是连接光传输线路和光传输装置的中继点,因此并不一定位于光传输装置附近。另外,接线板部需要采用很大的操作区域以便光纤的插拔作业中不会有障碍,从而确保安装区域方面存在技术问题。如前所述,构筑网络时或伴随传输线路路径变更的光电平调整作业,是在设置场所不同的光传输装置和接线板部中实施光电平的测定,有时作业效率不一定好。
此外,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为了提高作业效率而可以将接线板部设置在光传输装置附近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651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以前关于在网络构筑和传输线路路径变更导致的故障转移时的光电平调整、或随之的光纤的配线,必须要对光传输装置和接线板部分开实施作业,在接线板部上也需要从前面侧和背后侧这两侧边进行连接作业,有时导致作业效率低下。此外,从防止误拔运行纤维的观点出发,接线板部也需要确保操作区域,从而有利于光连接器部接入的大型化成为必然。
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这种结构中,存在下述问题:在网络构筑时的光电平调整作业中,在光传输装置的前面侧和背后侧产生了作业以及在纵深方向上固定设置有光余长处理部,因此,为了确保操作性而必须采用很大的安装区域。
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点,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能够从前面侧容易地进行光纤配线和光电平调整作业的接线板部等的通信用壳体。本发明的目的特别是通过使安装了多个连接光纤的光连接器的面板和伴随配线的余长处理部成为左右对开式结构,提供一种可以从面板前面容易地进行构筑或故障转移时的光电平调整和/或分散调整的小型接线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不仅是在网络构筑时,在构筑后的传输路径变更导致的故障转移中的线路切换时、或传输线路品质变化了的情况下,也能从光传输装置前表面侧的一处容易地进行光电平或光分散调整。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可以将光电平调整用光衰减器或光分散补偿用纤维安装在接线板部等的通信用壳体内部,解决前述记载的安装制约以实现小型化。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还在于这样就能进行顺利的路径变更,使得故障转移时的光电平调整也能容易且可靠地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一种小型光接线板,其特征在于,为了可以从面板正面侧将光纤连接到中继用光连接器上以提高操作性能,将安装了多个中继用光连接器的面板的侧边作为支柱固定,使面板和余长处理部可以左右对开式开闭。
并且,作为可以从接线板部的前面侧容易地接入的结构,将连接光传输线路和光传输装置之间的光连接器安装在光接线板部前表面端,通过使光接线板部和光纤余长处理部左右对开式可动,就能容易地在前面侧向光接线板部上安装的光连接器部的前表面侧和后表面侧的两侧边接入。此外,通过使其左右对开式可动,即使在伴随着网络构筑或传输线路路径变更而产生光电平调整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光接线板内侧搭载光衰减器,能够在没有对收纳区域的制约的情况下实现必要的调整。另外,通过在接线板部内部纵深区域中搭载分散补偿纤维,就能从前面侧容易地实施光分散调整。另外,通过使光纤余长处理部配合接线板部可动,就能容易地确保光纤的弯曲半径规定。此外,通过用左右对开结构的支点确保来自传输线路侧或是光传输装置侧的光纤的配线路线,用确保弯曲半径规定的结构规定配线,来防止新网络构筑时的光纤配线或光接线板部门开闭时导致变成弯曲半径规定以下的配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解决方案,提供一种通信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9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炭素煅烧设备供风系统热补偿支座
- 下一篇:一种液位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