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终端的广告时效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6460.0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美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W88/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终端 广告 时效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告管理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广告时效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社会,广告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最先进的广告发布方式便是通过各种智能终端如iPhone、iPad、Android手机等来发布广告,商业广告尤其如此。而商业广告由于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变化,因此,其有效期并非永久,而是仅限于一段时间内,特别是优惠、打折类广告信息。传统的灯箱式广告过期后,广告公司将通过人工进行撤换。而智能终端由于没有广告管理技术,其发布的电子类广告,如短信、彩信广告等,也只能通过人工清理,如不清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期广告将越积越多,进而导致智能终端的内存不足,无法再接收新的广告。如此,将严重影响智能终端的正常使用。
不仅如此,智能终端上堆积大量的过期广告,使得有效广告难以寻找,必将影响有效广告的正常阅读,使得有效广告的广告效应难以得到发挥,其价值难以得到体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广告时效管理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上广告得不到管理导致过期广告不能及时删除,进而影响智能终端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智能终端的广告时效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智能终端接收广告,并判断其是否超过有效期;
(2)若广告超过有效期,智能终端则自动删除该广告;反之,则记录其有效期,同时发布该广告;
(3)判断广告是否接收完毕,若尚未接收完毕,则返回步骤(1);若广告接收完毕,则对所有发布的广告进行排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判断广告是否超过有效期的具体方法为:智能终端读取广告的有效期,并将之与现实时间进行对比。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对所有发布的广告进行排序的标准为:按照广告有效期的长短,有效期短的广告排列于前,有效期长的广告排列于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了智能终端上广告有效期的实时管理,保证了过期广告的及时删除,彻底解决了过期广告大量堆积的问题,节约了智能终端的内存空间,避免了智能终端的内存得不到有效利用的缺陷;
(2)本发明通过删除过期广告,同时对有效广告进行排序,以达到为读者阅读有效广告提供方便的目的;
(3)本发明将有效期短的广告排列于前,有效期长的广告排列于后,从而使所有有效的广告均能得到充分利用,其广告价值均能得到正常体现,避免了有效期短的广告排列于后可能存在的在其有效期内无人阅读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基于智能终端的广告时效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智能终端接收广告,并判断其是否超过有效期。
当智能终端如iPhone、iPad、Android手机接收到新的广告后,首先读取该广告自带的有效期截止时间,再将该截止时间与现实时间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是否超过有效期。若新广告自带的有效期截止时间为最后期限,则直接将该最后期限与现实时间进行比较,以判断其是否超过其有效期;若新广告自带的为有效时间段,则通过获取其初始发布时间和该有效时间段来推算相应的截止时间,进而用推算出来的截止时间与现实时间进行比较,以判断其是否超过有效期。
(2)若判断结果显示该广告超过有效期,智能终端则自动删除该广告;反之,则记录其有效期,同时发布该广告。
当新接收的广告已经超过其有效期时,智能终端自动启动广告的删除功能,删除该广告。如果新接收的广告处于有效期内,智能终端将其有效期截止时间记录于内存中,并与该广告绑定于一体,同时将该广告发布于智能终端内的广告发布软件中。当下次需要判断该广告是否超过有效期时,只需要读取智能终端的内存内记录的有效期截止时间即可进行比较判断,无须重新推算其有效期截止时间。
(3)判断广告是否接收完毕,若尚未接收完毕,则返回步骤(1);若广告接收完毕,则对所有发布的广告进行排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美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美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