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型废热锅炉管束检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4221.1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陆军;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2 | 分类号: | G01M3/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203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废热 锅炉 管束 检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漏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U型废热锅炉管束的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废热锅炉又称余热锅炉,是利用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物流作为热源来生产蒸汽的换热器,它既是工艺流程中高温物流的冷却器,又是利用余热提供蒸汽的动力装置,是化工、炼油和其它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工艺单元操作设备,废热锅炉的主要组合部件有前端管箱、壳体和后端结构(包括管束)三部分。根据U型废热锅炉的结构形式,此废热锅炉属U型管换热器,即每根换热管皆为U型,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管板的上下两区,借助于管箱内的隔板分成进出口两室,由于管束的换热管和管头是换热器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从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往往是设备壳体、法兰能够继续使用,而管束常常由于换热管腐蚀,管头泄漏而失效。为了保证设备能够经济安全可靠地运行,必须对废热锅炉进行定期检验、查漏,目前主要采用充水法、充气法及充氮打压法,但这三种方法均存在管板及管束漏点观察不容易及系统保压时间短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型废热锅炉管束检漏装置,该装置可以准确找出漏点的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壳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进水接口、蒸汽出口与排放口,壳体的开口处设有与壳体开口相配合的管板,壳体内设有U型管束,U型管束中各U型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管板上,管板远离壳体开口的一侧设有压环,压环与壳体相连,管板靠近压环的端面及各U型管的两端口处贴附有试纸,所述的进水接口处分别连有氮气瓶与氨气瓶,氮气瓶与氨气瓶分别通过第一、第二阀与总阀连通,总阀与进水接口之间设有第一氨压力表,所述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三阀与第二氨压力表相连,所述的蒸汽出口与第二接口处分别设有与蒸汽出口及第二接口相密封的堵板,所述的排放口设有放空阀,放空阀与水槽相连。
本发明的试纸为宣纸,且宣纸上喷洒酚酞试剂。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将氨与氮气充入壳体内,关闭与容器相连的所有阀门,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封闭系统,使压强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不变,由于氨的渗透性比较强,所以即使有微小的泄漏也能显示出来,在管板表面及U型管的两端口处贴上对氨敏感的试纸,氨气从泄漏点逸出,使显示纸变色,以此来找出泄漏点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废热锅炉管束的检漏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查出漏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壳体内充氮气,置换废热锅炉壳体内的空气,当放空阀处的氧含量到达设定值时,关闭放空阀;
2)在管板上贴附喷酒过酚酞试剂的试纸;
3)向壳体内充入氨气,壳体内的氨气到达设定压力值时,停止充氨气;
4)向壳体内充入氮气,壳体内的氮气到达设定压力值时,停时充氮气;
5)进行保压检漏;
6)检漏结束,对壳体进行泄压;
7)泄压压力值为“0”时,向壳体内充氮气,置换壳体内的氨气。
所述的步骤1中的氧含量值为小于或等于0.5%。
所述的步骤2中壳体内氨气的压力值为0.09MPa。
所述的步骤2中壳体内氮气的压力值为0.6MPa。
所述的步骤4中的保压时间为6小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向壳体内充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检测,所以可以准确得知漏点的位置,检漏准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4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