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石油催化剂脱油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3186.1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0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梁昌雄;赵喜太;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卓瑞资源再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地址: | 11642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催化剂 脱油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油炉,特别是一种废石油催化剂脱油炉。
背景技术
在石油的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催化剂,在对这些废催化剂进行燃烧处理的时,需要使用脱油炉。传统的脱油炉一般由普通锅炉改造制成,这种脱油炉在进行废石油催化剂脱油燃烧的过程中,无法承受催化剂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往往会导致炉体、炉排和除渣机变形,而且也无法满足废石油催化剂处理工艺中脱油的分段燃烧要求,经过这种脱油炉处理后的废石油催化剂,硫和碳等杂质并没有完全除净,并不能达到让催化剂燃烧脱油、脱硫、脱碳的目的,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让废石油催化剂进行充分燃烧,并达到脱油、脱硫、脱碳目的的脱油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它用燃烧手段去除废石油催化剂中的油、硫及碳化合物,并且利用余热产生的热量对介质进行加热,供给工业生产或其他需要使用高温介质的场合。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废石油催化剂脱油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炉体1内还设置有送料用的炉排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2和出料口3处均设置有冷却装置,并且进料口2与出料口3之间依次设置有预热腔5、燃烧腔6和冷却腔7,燃烧腔6内设置有耐火砖层,且在燃烧腔6的炉壁上都设置与风室8连通的风门,在炉排4末端还设置有除渣机12,在燃烧腔6上方的炉体1内还设置有热水锅筒9,热水锅筒9上设有排水管路。
所述的热水锅筒9还与对流盘管10相连通,对流盘管10的另一端与锅筒11连通,锅筒11上设置有进水管路和排气阀。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废石油催化剂脱油炉,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充分考虑到现有的脱油炉所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承受高温的问题,设置了多处可控制温度不会过高的冷却系统,并且拆除了原有结构中的挡风墙,进一步增大了燃烧腔的空间,可以让燃烧进行得更加充分,同时它采用的分段式处理结构,可以获得更好的脱油、脱硫、脱碳效果,而且它还设计有可装水的锅筒,充分利用催化剂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为供暖或其他需要热水或水蒸汽的地方使用。并且这种脱油炉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废石油催化剂脱油炉,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炉体1,在炉体1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在炉体1内部还设置有送料用的炉排4,在进料口2和出料口3之间的炉体1内,依次设置有预热腔5、燃烧腔6和冷却腔7,在燃烧腔6的炉壁上设置有与风室8相连通的风门,同时为了防止燃烧时的高温对炉体1造成破坏,它还在高温的核心区域设置了耐火砖层;在炉排4的末端设置有除渣机,在燃烧腔6上方的炉体1内设置有热水锅筒9,它可以利用燃烧腔内废石油催化剂燃烧时的余热对其内的水体进行加热,产生热水和蒸汽,供有需要的地方使用(如供暖、洗浴等)。
而所述的热水锅筒9还与对流盘管10相连通,对流盘管10的另一端与锅筒11相连通,在锅筒11上还设置有进水管路和排气阀,由于对流盘管10和锅筒11的存在,使本实施例的脱油炉的储水量进一步增大,以满足对温度较高水体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废石油催化剂脱油炉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废石油催化剂通过进料口2送入炉体1内部,催化剂在炉排4的作用下在炉体1内部移动,首先在预热腔5中进行预热,为充分燃烧做准备,进入燃烧腔6后,进行充分燃烧,由于燃烧腔6中拆除了传统设备燃烧腔中的挡风墙,使燃烧腔的空间更大,因此可以获得更好的空气对流效果,以提高燃烧温度和燃烧效果,同时燃烧腔6的内部设置有耐火砖层,可以承受较高的燃烧温度,保证在进行燃烧处理的过程中炉体1内的部件不被高温破坏;经过充分燃烧后的废石油催化剂经冷却腔7冷却处理后,或者由出料口3直接排出,集中处理,或者进入除渣机12,传送到下一道工序的设备中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卓瑞资源再生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卓瑞资源再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