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挂斗车电动防翻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3020.X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1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为春;徐蒙;孙成伟;王晓丽;张学芳;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D1/24 | 分类号: | B60D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斗 电动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挂斗车连接器,尤其是一种用于避免因从动挂斗车出现侧翻而拖动整车出现侧翻等危险工况。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挂斗车连接器用于连接多节车厢。由于挂斗车自身不具备动力,进依靠前车的牵引而随动,当挂斗车在拐弯或路面不平整等危险路况行驶时,汽车容易出现翻转现象。试验研究表明,带有挂斗车的整个汽车出现翻转多数是由于后节车厢先翻转,从而带动整车翻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象,可以使后节车厢与汽车主体脱离,消除引起汽车翻转的危险源,从而保证驾驶员、乘客以及汽车主体的安全。
一种挂斗车电动防翻连接器,包括传感器、ECU、电动机、齿轮箱,其中齿轮箱中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轴上分别连有可以相互啮合的分离爪,所述传感器阵列的输出端与ECU连接,所述电动机通过控制ECU与齿轮箱连接,本装置安装在前节车厢后端位置。
本发明优点在于:
1、能够通过传感器自动检测汽车后节车厢的倾斜程度,可将信号提供给驾驶员,供驾驶员根据相关信号提前采取措施来避免后节车厢的侧翻情况出现。
2、在后车翻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分离爪将汽车翻转的危险源后节车厢与汽车主体分离,可保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可保护汽车主体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
3、增加了一个齿轮箱,利用主齿轮的转动可同时带动两个从动齿轮向相反方向转动,使两从动齿轮动作一致,运动平稳。
4、分离爪采用相互嵌合的啮合形式,可增加分离爪与连接销的连接刚度,保证汽车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挂斗车电动防翻连接器布置示意图;
图2是挂斗车电动防翻连接器俯视图;
图3是挂斗车电动防翻连接器齿轮箱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前节车厢;2、齿轮箱;3后节车厢;4、后节车厢连接销;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组;7、分离爪柄;8、齿轮轴;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带有挂斗的汽车包括作为主动车厢的前节车厢和作为从动车厢的后节车厢,在本实施例中总计有两节车厢,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防翻结构也可以用于多节车厢相连的火车列车以及其他公路运输车辆。在前节车厢1的后端布置有供前后两节车厢相连的地方布置有齿轮箱2,未图示的电动机与齿轮箱中的主动齿轮动力连接,未图示的ECU根据布置在后节车厢上的感知其状态的传感器阵列检测到的信号选择向驾驶室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或者是给电机发送指令命令其带动主动齿轮旋转。分离爪柄7在俯视图中呈大致“<”形,其分叉端具有组成从动齿轮组6的两个从动分离齿轮,两从动齿轮相互啮合,并且其中之一与主动齿轮啮合,通过主动齿轮的带动,可以使得分离爪柄的两个分叉沿分离方向相对运动,分离爪柄7的结合端随着分叉端的分离动作而释放处于其结合处的连接销4,连接销4固定连接至后节车厢3。分离爪柄的结合端采用相互嵌合的形式,且其分离端直接连接有未图示的拉力弹簧以满足前后车厢之间的连接要求。
防翻结构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汽车后节车厢3开始出现翻转可能性时,通过安装在汽车挂车车厢3底盘上的传感器测出汽车的倾斜角度,当倾斜角度达到设定的第一危险临界值时,ECU处理分析后,向驾驶室的驾驶员提供警告信号,以提醒其采取合适的动作来避免后节车厢向更危险的状态发展,而当驾驶员未能采取正确措施,后车倾斜角度达到设定的第二临界值时,ECU选择直接向电动机发出启动信号,使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带动前节车厢1后端固定的齿轮箱2里的主动齿轮5转动,通过齿轮的啮合传动,使两从动齿轮组6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同时带动齿轮轴8上的分离爪柄7向相反方向旋转,克服分离爪柄结合处的相互嵌合摩擦力以及拉力弹簧的拉力,使分离爪脱开啮合,从而使与后节车厢3前端固定的连接销4与分离爪分离,实现后节车厢与汽车整体的脱离,避免更大损失的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0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