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井用轻珠防漏失水泥浆及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1071.9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贾芝;王大权;窦虎清;冯文革;王瑞玲;冯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固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487 | 分类号: | C09K8/487;C09K8/473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井用轻珠 防漏 失水 泥浆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井用轻珠防漏失水泥浆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水泥浆体系会造成漏失严重、水泥低返、部分油层封固质量差或油层漏封,即当水泥浆密度高于压破地层的当量密度时,就会压漏地层发生漏失,使得水泥返高不够,但如果该水泥浆体系的密度太低时,水泥石胶结质量就会变差,引发固井质量问题;使用普通水泥浆体系固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普通封固油层的水泥浆体系密度高,均大于1.85 g/cm3,容易压漏承压能力较低的地层;
2、普通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体积随着压力变化不明显,在固井过程中不能有效减缓和阻止漏失;
3、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浆体稳定性差,密度一般在1.45 g/cm3左右,稠化时间大于350min,析水量在10%左右,容易出现分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井用轻珠防漏失水泥浆及制备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使用本发明的轻珠防漏失水泥浆体系的体积随着压力变化明显,不仅能有效降低水泥浆体系密度和提高水泥石胶结质量,而且能在发生漏失时起到减缓漏失和堵漏作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固井用轻珠防漏失水泥浆,其特征在于:
由G级油井水泥和轻珠按重量比例复配而成,其中:
G级油井水泥 60—90份;
轻珠 10—40份;
水 65—95份。
G级油井水泥 70份;
所述轻珠 30份。
G级油井水泥 75份;
所述轻珠 25份。
所述轻珠是由硅铝超轻材料成份复配而成的减轻材料,粒径在30—80μ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吸水率低。
一种制备如上述固井用轻珠防漏失水泥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根据所需水泥浆的密度、稠化时间、游离水及抗压强度等性能要求,确定G级油井水泥和轻珠的加量比例和重量;
2)利用干混设备,根据确定的重量加入G级油井水泥和轻珠,将轻珠的加量控制在总重量的15%—40%进行复配;
3)干混环境要保证干燥通风,以防水泥和轻珠吸水受潮而变质;
4)配制水泥浆时通过调节水量和灰量来控制体系的密度。
所述水泥浆体系的密度为1.24g/cm3—1.60g/cm3;
所述稠化时间大于180min;
所述游离水体积比为1.6%—4.1%;
所述抗压强度为24小时抗压强度大于4MPa;
所述水固比为0.65—0.95;
所述轻珠的加量占总重量的10%—40%。
本发明技术效果为:
1、加入轻珠使该体系具备了在固井过程中减缓和阻止漏失的能力,现场使用时,可直接通过控制水固比,有效控制水泥浆密度,避免压漏地层。
2、水泥与轻珠之间的颗粒级配使颗粒之间实现紧密堆积,提高单位体积水泥浆中的固相量,从而增加了浆体结构强度;
3、轻珠的微小粒径与水泥颗粒的能形成紧密堆积,改善了水泥石的孔隙结构,使孔隙度降低;
4、轻珠组分中含有的羟基水溶性聚合物可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吸附水化层,使水泥颗粒发生桥接而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束缚了更多自由水;
5、水泥浆体系内的二氧化硅纤维组织及羟基聚合物水化层,形成了阻隔液体渗入膜,有效地限制了液相在浆体中的运动,使水泥石的均匀性得以提高,渗透性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试验模块电镜;
图2为试验模块电镜;
图3为水泥颗粒发生桥接而形成网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浆体系,特别是轻珠防漏失水泥浆体系。它由G级油井水泥和轻珠按重量比例复配而成,其中:
G级油井水泥 60—90份;
轻珠 10—40份;
水 65—9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固井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固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1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球物理模型建模方法
- 下一篇:汽车后车门定位工装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