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栅极线驱动装置及其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8359.0 | 申请日: | 201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6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罗红磊;邱勇;黄秀颀;刘周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金碎平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栅极 驱动 装置 及其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栅极线驱动装置,包括:
多个移位寄存器;
每个移位寄存器包括时钟输入端子、置位端子和输出端子;
所述多个移位寄存器依次串连在一起,其中,第一行移位寄存器的置位端子与时序控制器相连接收帧扫描起始信号STV,其余移位寄存器的置位端子与前一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子相连,每一行移位寄存器的时钟输入端子和时序控制器相连接收行扫描频率信号CPV、XCPV,输出端子与当前行栅极线相连提供行扫描信号;
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线驱动装置还包括栅极修复信号调制模块和栅极扫描修复线,所述栅极修复信号调制模块包括计数模块和延迟模块,所述栅极修复信号调制模块和栅极扫描修复线相连,所述栅极修复信号调制模块输入帧扫描起始信号STV,输出栅极扫描修复线的行扫描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扫描修复线与栅极线绝缘交叉,位于栅极线右端的下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栅极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扫描修复线的条数为2-4。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线驱动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当第i行栅极线出现断屏时,i为正整数,i <= n,n为面板上像素行数,切断第i 行栅极线并将第i 行栅极线和栅极扫描修复线相连;
(b) 计数模块将STV 延迟m行脉宽时间后输给延迟模块;
(c) 延迟模块对时钟扫描频率信号进行倍频处理,得到一个周期更短的频率信号CPVM,利用此信号进行延迟处理后,输出行扫描信号VGi到栅极扫描修复线,延迟时间为扫描信号通过移位寄存器到第i行栅极线的传输时间和直接通过栅极扫描修复线到第i行栅极线的传输时间之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第i 行栅极线并将第i 行栅极线和栅极扫描修复线相连,是通过激光脉冲将第i 行栅极线熔断并和栅极扫描修复线焊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模块对时钟扫描频率信号进行2的N次方倍频处理,N为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为4、8、16、32或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83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