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DD-OFDMA系统中测距过程的发端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6471.0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4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光亮;王奇伟;张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25/02;H04L25/03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田文英;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dd ofdma 系统 测距 过程 发端 方法 装置 | ||
1.一种TDD-OFDMA系统中测距过程的发端方法,其步骤包括如下:
(1)下行帧的信道估计
1a)从接收到的系统下行帧中取出导频;
1b)估计导频中的训练数据位置上的信道;
1c)利用训练数据位置上的信道估计,得到所有测距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
(2)预均衡
2a)将模值为零的信道估计用相邻的测距子载波上模值不为零的信道估计替代;
2b)按照下式获得预均衡信号:
其中,Pi,R(k)表示预均衡信号,i表示用户的标号,R表示该用户为测距用户,k表示测距子载波,表示下行信道估计,conj(·)表示取共轭,|·|2表示取模的平方;
2c)按照下式计算信道的子载波平均功率:
其中,P0表示信道估计的子载波平均功率,NC表示测距码长度以及测距子载波数目,∑表示求和,表示下行信道估计,i表示用户的标号,R表示该用户为测距用户,k表示测距子载波,|·|2表示取模的平方;
(3)码字映射
3a)码字选择:各个用户从码字集中随机选择一个测距码;
3b)码字映射:将测距码映射到测距子载波上,得到各个子载波上的测距信号;
3c)按照下式获得预均衡测距码:
其中,Xi,R(k)表示预均衡后的测距码,i表示用户的标号,R表示该用户为测距用户,k表示测距子载波,Ci,R(k)表示每个子载波上的测距码,Pi,R(k)表示预均衡信号,表示下行信道估计,conj(·)表示取共轭,|·|2表示取模的平方;
3d)按照下式计算预均衡测距码的子载波平均功率:
其中,P1表示子载波平均功率,NC表示测距码长度,C表示测距码,k表示测距子载波,表示下行信道估计,i表示用户的标号,R表示该用户为测距用户,|·|2表示取模的平方;
3e)按照下式对预均衡测距码进行功率归一化:
其中,表示功率归一化的预均衡信号,i表示用户的标号,R表明该用户为测距用户,k表示测距子载波,Xi,R(k)表示预均衡测距信号,P1表示预均衡后信号的子载波平均功率;
(4)限幅处理
4a)对预均衡测距码进行限幅处理;
4b)根据下式计算限幅信号的子载波平均功率:
其中,P2表示子载波平均功率,NC表示测距码长度,C表示测距码,Li,R(k)表示限幅信号,i表示用户的标号,R表明该用户为测距用户,k表示测距子载波,|·|2表示取模的平方;
4c)按照下式对限幅信号进行功率归一化:
其中,表示功率归一化的限幅信号,i表示用户的标号,R表明该用户为测距用户,k表示测距子载波,Li,R(k)表示限幅信号,P2表示限幅信号子载波平均功率;
(5)将归一化限幅信号通过IFFT单元,按照下式形成时域测距信号:
其中,表示时域信号,i是用户的标号,R表明该用户为测距用户,n表示时域信号点数,N表示IFFT的点长,表示2次方根运算,表示功率归一化限幅信号,k表示测距子载波,IFFT(·)表示IFFT运算;
(6)初始功率控制
6a)确定初始发射功率;
6b)根据下式得到功率调整后的时域发射信号:
其中,Si,R(n)表示功率调整后的时域发射信号,i是用户的标号,R表明该用户为测距用户,n表示时域信号点数,P0表示2b)中信道估计的子载波平均功率,Pmax表示最大允许发射功率,表示时域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4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