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荪液体菌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5978.4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奎朋;刘茵;柴丽;滕洪霞;孙建军;于常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春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1/00 | 分类号: | C05F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贾汉生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市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荪 液体 菌种 培养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菌菌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竹荪液体菌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荪(Phallus industiatus)一般作为整个竹荪属的总称,又名竹蕈、竹参、竹菌、竹姑娘、仙人笠、仙人伞等。竹荪形态优美、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可口,是世界上名贵的大型食用菌之一,被誉为“真菌皇后”、“山珍之王”等美称。以往竹荪生产所用的培养菌种多为合成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原料采购与配制复杂,生产效率不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竹荪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可能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原料易得的麸皮、大麦粉制备液体培养基,替代合成培养基,方便广大菇农就地取材,制备出的液体培养基可供逐级扩大到培养使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竹荪液体菌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培养基原料的配方为:
麸皮和大麦粉按质量比1∶1混合后,再按所有固形物和水1∶15的质量比调匀,经灭菌、过滤后取上清液,制得培养基。
上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大麦粉经过粉碎并过40目筛选。
上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灭菌是指,经0.1Mpa,蒸煮30分钟。
经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培养基,按1~10%的液体的体积比接种量接入竹荪菌种,在15~30℃好氧培养1~3天,即可制备出用于逐级扩大培养的竹荪液体菌种。用于制备液体菌种,菌种培养时间由原来的5天缩短为1~3天,生产周期由原来的缩短60~80%,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菌种制成率均在95%以上,为珍稀食用菌的周年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麸皮是小麦加工加工面粉后得到的副产品。其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可做食品的添加剂等。目前,麸皮主要是用作饲料,经济价值不高。本发明对麸皮进行了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应用潜力大。
大麦,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钙、磷含量中等,含少量B族维生素。其来源广泛,容易获得,且替代合成培养基的效果明显,为方便广大菇农就地取材创造便利。
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合成培养基配置成分复杂,操作不方便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竹荪(Phallus industiatus):购自四川省棉阳市食用菌研究所;
实施例1
将麸皮与大麦粉粉碎过40目筛按1∶1混合后,再按所有固形物和水1∶15的质量比调匀,制成混合料液。
将所得的混合料液在0.1Mpa蒸煮30分钟后,降至室温,经过滤后制得上清液,备用;所得上清液分装后,得液体培养基,自然降至室温备用。
实施例2
取实施例1所述的已灭菌液体培养基1000毫升,按5%(v/v)接入竹荪菌种于22℃好氧培养2天即可制得优良的竹荪液体菌种,菌种制成率在96%。
实施例3
取实施例1所述的已灭菌液体培养基5000毫升,按8%(V/V)接种量接入竹荪菌种,于24℃好氧培养1天即可制得优良的竹荪液体菌种,菌种制成率在95%。
实施例4
取实施例1所述的已灭菌液体培养基100升,按6%(v/v)接种量接入竹荪菌种,于23℃好氧培养1.5天,即可制得优良的竹荪液体菌种,菌种制成率在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春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春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5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