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窗口的实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5851.2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6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邱香膏;徐雪松;李国军;黄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G06F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关文魁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口 实现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窗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加载主窗口,并在加载时将窗口操作函数加载到所述主窗口中;
当需要打开新窗口时,从所述主窗口中调用所述窗口操作函数中的窗口创建函数;
通过所述窗口创建函数在所述主窗口的进程中打开所述新窗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加载所述主窗口时,若解析到用于打开新窗口的代码,则确定需要打开新窗口;或,
所述终端在加载主窗口后,接收到用户在所述主窗口中提交的用于打开新窗口的请求,则确定需要打开新窗口,并根据所述请求获取用于打开所述新窗口的代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主窗口中调用所述窗口操作函数中的窗口创建函数,包括:
从所述用于打开新窗口的代码中提取窗口创建函数的标识,从所述主窗口中调用所述窗口创建函数的标识对应的窗口创建函数。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窗口创建函数在所述主窗口的进程中打开所述新窗口,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主窗口的进程运行所述窗口创建函数,并获取所述新窗口的窗口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新窗口的窗口配置信息,生成所述新窗口,并将所述新窗口插入到所述主窗口的窗口数组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需创建的新窗口是以框架Frame控件为载体的窗口,则所述窗口配置信息,包括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所述新窗口的标识、宽度、高度、z次序、窗体可见值以及所述新窗口在所述主窗口中的位置坐标;所述根据所述新窗口的窗口配置信息,生成所述新窗口包括:
根据所述新窗口的标识、宽度、高度、z次序、窗体可见值以及所述新窗口在所述主窗口的位置坐标,创建所述新窗口的窗体;
并根据所述URL下载所述新窗口的内容,在所述新窗口的窗体中渲染所述内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需创建的新窗口是以小窗体Widget控件为载体的窗口,则所述窗口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新窗口的标识、标题、宽度、高度、窗口内容、色彩空间RGBA格式以及所述新窗口在所述主窗口的位置坐标;所述根据所述新窗口的窗口配置信息,生成所述新窗口包括:
根据所述新窗口的标识、标题、宽度、高度、RGBA格式以及所述新窗口在所述主窗口的位置坐标,创建所述新窗口的窗体;
并向所述新窗口的窗体中加载所述窗口内容。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窗口创建函数在所述主窗口的进程中打开所述新窗口之后,还包括:
接收用户提交的事件,获取焦点所在的窗口的标识,根据所述获取的窗口的标识从所述主窗口的窗口数组中获取对应的窗口,将所述事件提交给所述获取的窗口,由所述获取的窗口对所述事件进行处理。
8.一种多窗口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加载模块,用于加载主窗口,并在加载时将窗口操作函数加载到所述主窗口中;
调用模块,用于当需要打开新窗口时,从所述主窗口中调用所述窗口操作函数中的窗口创建函数;
打开模块,于通过所述窗口创建函数在所述主窗口的进程中打开所述新窗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模块根据所述加载模块在加载所述主窗口时,解析到的用于打开新窗口的代码,确定需要打开新窗口;或,
在所述加载模块在加载主窗口后,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在所述主窗口中提交的用于打开新窗口的请求,确定需要打开新窗口,并根据所述请求获取用于打开所述新窗口的代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用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当需要打开新窗口时,从所述用于打开新窗口的代码中提取窗口创建函数的标识,从所述主窗口中调用所述窗口创建函数的标识对应的窗口创建函数。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主窗口的进程运行所述窗口创建函数,并获取所述新窗口的窗口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新窗口的窗口配置信息,生成所述新窗口;将所述新窗口插入到所述主窗口的窗口数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58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设备的外装体
- 下一篇:一种可自校准内部晶振的芯片、校准系统及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