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3846.8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50 | 分类号: | F16K31/50;F16K31/44;F25B41/06;B24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膨胀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固定在所述阀座(1)上的螺母(14)和套管(2)、固定在所述套管外侧的线圈(3),所述的阀座(1)上开设有进口(11)、出口(12)以及连通所述进口(11)和出口(12)的阀口(13),所述套管(2)与所述阀座(1)构成腔体(4),所述腔体(4)内设有感受所述(3)线圈的磁场而转动的磁转子部件(5),在所述磁转子部件(5)的下端设有阀杆(6),所述的磁转子部件(5)上有丝杆(52),在所述丝杆(52)和螺母(14)上分设有第一螺纹段(52a)和第二螺纹段(14a),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段(52a)和第二螺纹段(14a)的相互螺纹配合动作,使所述阀杆(6)沿其轴线方向升降运动,以改变所述阀口(13)处的流通面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杆(52)的第一螺纹段(52a)上具有通过微粒子喷射工艺或精密喷砂工艺处理的硬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杆(52)和螺母(14)上还分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导向段(52b)和第二导向段(14b),在所述第一导向段(52b)上具有通过微粒子喷射工艺或精密喷砂工艺处理的硬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2)为不锈钢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的深度为小于0.06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的表面硬度为材料基体硬度的1.2倍以上。
6.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固定在所述阀座(1)上的螺母(14)和套管(2)、和固定在所述套管外侧的线圈(3),所述的阀座(1)上开设有进口(11)、出口(12)以及连通所述进口(11)和出口(12)的阀口(13),所述套管(2)与所述阀座(1)构成腔体(4),所述腔体(4)内设有感受所述线圈(3)的磁场而转动的磁转子部件(5),在所述磁转子部件(5)的下端设有阀杆(6),所述的磁转子部件(5)上有丝杆(52),在所述丝杆(52)和螺母(14)上分设有第一螺纹段(52a)和第二螺纹段(14a),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段(52a)和第二螺纹段(14a)的相互螺纹配合动作,使所述阀杆(6)沿其轴线方向升降运动,以改变所述阀口(13)处的流通面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母(14)的第二螺纹段(14a)上具有通过微粒子喷射工艺或精密喷砂工艺处理的硬化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杆(52)和螺母(14)上还分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导向段(52b)和第二导向段(14b),在所述第二导向段(14b)上具有通过微粒子喷射工艺或精密喷砂工艺处理的硬化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4)为铜质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的深度小于0.06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的表面硬度为材料基体硬度的1.2倍以上。
11.一种电子膨胀阀的加工方法,其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固定在所述阀座(1)上的螺母(14)和套管(2)、固定在所述套管外侧的线圈(3),所述的阀座(1)上开设有进口(11)、出口(12)以及连通所述进口(11)和出口(12)的阀口(13),所述套管(2)与所述阀座(1)构成腔体(4),所述腔体(4)内设有感受所述(3)线圈的磁场而转动的磁转子部件(5),在所述磁转子部件(5)的下端设有阀杆(6),所述的磁转子部件(5)上有丝杆(52),在所述丝杆(52)和螺母(14)上分设有第一螺纹段(52a)和第二螺纹段(14a),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段(52a)和第二螺纹段(14a)的相互螺纹配合动作,使所述阀杆(6)沿其轴线方向升降运动,以改变所述阀口(13)处的流通面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杆(52)的第一螺纹段(52a)和,/或螺母(14)的第二螺纹段(14a)通过微粒子喷射工艺或精密喷砂工艺硬化处理,在所述微粒子或喷砂材料中还添加有二硫化钼(MoS2)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8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球的超亲水改性制备方法
- 下一篇:碾锻模具顶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