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源极负反馈电路和反馈电路的差分均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2781.5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9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常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李宝泉,周亚荣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负反馈 电路 反馈 均衡器 | ||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用于有线线路通信的差分均衡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源极负反馈(degeneration)电路和反馈电路的差分均衡器。
背景技术
在有线线路通信中,由于来自信号信道的符号间干扰(ISI)而导致接收到的信号可能失真。ISI是从沿着传输介质(例如,印刷电路板(PCB)微带线(microstrip)、线缆、同轴连接器等)而发生的介电损耗以及与(由于趋肤效应而导致的)频率相关的信号丢失而导致的。ISI通常引起显著的眼图抖动(eye jitter),这使得接收机更加难以以得到可靠时钟和数据恢复的方式来进行同步。
在一些有线线路接收机中,实现自适应均衡电路(或“均衡器”)以补偿ISI。均衡器接收来自传输介质的ISI失真信号,并且尝试补偿在信号带宽上的损耗,以便于使眼图抖动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更具体地,均衡器具有增益对频率传递函数,其理想地是信号信道的增益(损耗)对频率特性的倒数。因此,均衡器可以通过在信号带宽上将适当的增益施加到接收到的信号来补偿由于信号信道而造成的损耗。因为信道的损耗特性往往随着传输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良好设计的均衡器应当在较高频率处具有较高的增益对频率斜率特性。
尽管设计用于较低频率传输的传统均衡器已经充分地补偿了在那些较低频率处的ISI,但是这些均衡器不是被设计为针对变得越来越流行和期望的较高频率的通信而稳健地执行。因此,大部分的传统均衡器不能充分地补偿在越来越高频率的通信中所固有的较高的ISI。
一些更现代的均衡器设计已经尝试处理在较高频率通信中所固有的ISI问题。例如,一些较新的均衡器包括多个级联的“微分电路”的分支以组合成均衡器。然而,多个并联级的电容寄生限制了高速能力。此外,这些均衡器通常使用许多增益级,其显著地增加了接收机特别是在高频率处的功耗。在一些新的均衡器设计中其它不期望的效应可能是固有的(例如,在感兴趣的带宽上的不充分或不一致的增益、敏感AC增益响应、频率限制等)。因此,设计者继续努力开发能够在越来越高的传输频率处提供足够的ISI补偿的相对低功率的自适应的均衡电路。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均衡器。该均衡器包括电压到电流转换器。该电压到电流转换器被配置为将差分输入电压转换成差分电流。该电压到电流转换器包括:具有第二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差分放大器,以及包括第一谐振电路的第一源极负反馈电路。该第一源极负反馈电路被耦合在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之间。该均衡器还包括电流到电压转换器。该电流到电压转换器被耦合到电压到电流转换器,并被配置为将差分电流转换成差分输出电压。该电流到电压转换器包括:具有第一反馈电路的第一逆变器,其中,该第一反馈电路包括第二谐振电路,以及被耦合到第一逆变器的第二逆变器,其中,该第二逆变器包括具有第三谐振电路的第二反馈电路。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有线线路接收机的一部分的简化框图;
图2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由串联连接的初级均衡器和次级均衡器组成的均衡器的简化框图;
图3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初级均衡器的电路图;
图4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源极负反馈阻抗电路的简化电路图;
图5图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源极负反馈阻抗电路的简化电路图;
图6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反馈阻抗电路的简化电路图;
图7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具有包括非零电阻和非零电容的源极负反馈电路的均衡器的跨导频率传递函数的曲线图;以及
图8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具有包括LC谐振电路的源极负反馈电路的均衡器的跨导频率传递函数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未经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7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