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浇注式分段多层圆筒式线圈的绕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62355.1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7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特种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注 分段 多层 圆筒 线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高压浇注式变压器线圈,尤其涉及一种浇注式分段多层圆筒式线圈的绕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高压浇注式变压器线圈,为了降低层间电压,通常都采用分段多层圆筒式结构。线圈在中转、干燥、真空浇注过程中,都是竖立状态,为避免线圈在上述过程中,出现线段的下沉现象,引起段间距离的不足,通常都是线圈绕制时,在段间塞入事先浇注并分切好的环氧树脂浇注块。使用这种结构,有如下缺陷:
(1)因导线有一定宽度,绕制时也会有一定的螺旋角,并且各层线匝也不一定都在同一平面,导致各层的段间距不完全相同,段间环氧树脂浇注块塞入时有可能会损伤层间绝缘或匝绝缘,容易出现线圈短路现象。
(2)环氧树脂浇注块与二次浇注、固化环氧树脂间容易出现裂缝,存在影响局部放电增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浇注式分段多层圆筒式线圈的绕制方法,使得段间环氧树脂的机械强度得到了加强,不会损伤线圈的层间绝缘和匝绝缘,不存在环氧树脂二次浇注、固化现象,明显提高了浇注式线圈的机械强度和电气强度,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减少了产品的质量隐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浇注式分段多层圆筒式线圈的绕制方法,它包括若干段与若干层,首先在绕线模具上的正段绕制若干层线匝,掉头后,反段再绕制相同若干层线匝,其特征在于:在反段绕制时,在每层的段间,根据线圈的大小,均匀垫上一定尺寸的段间网格,分别顶住同一层相邻两段的线匝。
所述若干段由段间网格隔开。
所述若干层由层间绝缘隔开。
所述层间绝缘比线段宽10-15mm。
所述段间网格的厚度由各层线匝的厚度确定。
所述段间网格的宽度由段间距确定。
所述段间网格的长度由线圈的外径尺寸确定。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1)每层线匝的段间定位距离较准确,并且不会因段间网格的垫入而损坏其他绝缘,安全可靠性高。
(2)段间网格不仅起到支撑、固定作用,还加强了浇注线圈的机械强度,对防止线圈因段间环氧固化收缩过大而开裂有积极作用,也不会因二次浇注、固化而出现裂缝,有效减少了引起变压器局部放电过大的隐患,提高了变压器的合格率,延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浇注式分段多层圆筒式线圈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匝,2、层间绝缘,3、段间网格,4、分接抽头端子标示,5、反段,6、正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中所示正段6(即偶数段)的绕制与常规的绕法一样,只是层间绝缘2比线段宽10-15mm(方便夹住段间网格3,加强层间绝缘2);掉头后,反段5(即奇数段)绕制时,在每层的段间,根据线圈的大小,均匀分4-8处垫上一定尺寸的段间网格3,分别顶住同一层相邻两段的线匝1,段间网格3的厚度根据每层线匝1的厚度定,段间网格3的宽度根据实际段间距定,段间网格3的长度根据线圈的外径尺寸定;每绕一层都在线段两端放置好相应尺寸的段间网格3,直到绕线结束。这样各段线匝都得到了可靠的固定。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润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特种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特种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