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和用这种缝纫机缝制线缝起始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2200.8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J·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47/00 | 分类号: | D0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这种 缝制 起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缝纫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这种缝纫机缝制线缝起始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EP 2028311A2和DE 10234251A已知这种类型的缝纫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以运行可靠的方式确保在线缝起始部处有一小段面线从缝料中突出,并且希望在结构成本低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点。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特征的缝纫机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认识到,设置在线杆和面线夹之间的拉线装置能实现:使在线杆向下运动时造成的过量的线被拉回,在缝制线缝起始部的情况下随后借助线杆在缝料中将面线在一定程度上拉回,使得面线的自由端部在线缝起始部处仅还有很小一部分从缝料中突出。在此,面线被拉回的长度相当于由拉线装置造成的线程差。此外,能够将面线的作为面线开端的自由端部拉至缝料之下,从而不影响被缝纫的缝料的外观。由此得到在视觉上令人满意的线缝起始部,而无需通过切断来进一步缩短面线的突出的自由端部。这特别在对于线缝的视觉质量特别关注的应用中是有利的,例如当缝制机动车的车内部件的革料时。面线张紧装置可分为面线主张紧装置和面线预张紧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装置可在结构成本低的情况下集成在面线引导单元中。另选地,拉线装置也可以设计为具有能横向于线行进方向直线移位的线孔。用于使线孔移位的驱动装置可以借助于升降缸或起重电磁铁来实现。用于拉线装置的支架的定位驱动装置可以包括步进电机。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布置方案优化了拉线装置的拉线效果。两个相对机架固定的导线孔在线延伸路线中优选布置在可摆动的线孔附近。在中性位置/非作用位置中的可摆动的线孔与两个相对机架固定的导线孔之间的距离可小于2cm,也可以小于1cm。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线装置的布置方案使得拉线装置和面线夹能集成在一个可一起被安装的结构单元中。
恰好一个面线夹使结构成本和缝纫机工作时的控制成本降低。
根据权利要求6和7所述的方法的优点对应于前面联系产品说明的内容。反转动位置/对位转动位置(Gegen-Drehposition)可在梭尖在所述抓住转动位置后转过至少180°之后达到,例如在梭尖之一转过240°或245°之后。由于在通过摆梭/片梭/钩圈装置(Greifer)抓住面线之后在至少一部分的摆梭转动期间保持夹线位置,所以实现了在线缝起始部处利用摆梭将面线端部向下拉动使之通过缝料。在拉线装置从中性位置移位至拉线位置时对面线的拉紧(Anziehen)导致,当线杆随后再次抬起时线杆在面线夹释放的情况下把线缝起始部处的面线拉回一通过面线的线程差规定的长度值,该线程差由拉线装置的移位引起。可以在线缝起始部的第一线迹期间进行拉线装置从中性位置至拉线位置的移位。可选地,该移位也可以在缝纫线缝起始部时的第二线迹期间,第三线迹期间或一个更靠后的线迹期间进行。可以通过小幅渐增的方式在后续缝纫过程中使拉线装置从拉线位置返回中性位置。该返回也可以在缝纫过程结束时进行。例如,在缝纫机的切线过程结束时进行该向中性位置的移位。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时间延迟被证明能在线缝起始部处确保操作可靠地拉回面线。该时间延迟应当不低于一确定的最小值,从而操作可靠地进行所述拉回。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对时间延迟被证明特别适于确保拉线装置的可靠操作。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对压料装置/压脚的卸载阻止了,在摆梭向下拉动穿过缝料的面线时面线不希望地被压料装置夹住。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缝纫机的正视透视图;
图2以相对于图1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据图1的缝纫机的面线引导单元在“0°针杆上死点”主轴位置时的局部;
图3以相对于图1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据图1的缝纫机的面线引导单元在“205°成环行程”主轴位置时的局部;
图4以相对于图1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据图1的缝纫机的面线引导单元在“300°面线夹去激活”主轴位置时的局部;
图5以相对于图1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据图1的缝纫机的面线引导单元在“325°拉线装置被激活”主轴位置时的局部;
图6以相对于图1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据图1的缝纫机的面线引导单元在“60°线杆上死点”主轴位置时的局部;以及
图7示出沿着由面线和底线限定的线缝平面将双层缝料剖开的竖直剖面的示意图,其中可见具有自由的面线端部的初始线缝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未经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镶嵌式自动离合联轴器
- 下一篇:油环外圆轮廓形状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