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5523.4 | 申请日: | 201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斌;欧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林斌;欧广宏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A47J3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加热 多功能 炒锅 | ||
1.一种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包括铰接在锅体(1)上的锅盖(2),锅体(1)内设有内置锅胆(3)的烹饪腔,翻转装置设置在锅胆(3)内,其特征是锅盖(2)对应锅胆(3)顶部设置有上辅助发热组件(4),其产生热流和热辐射对食物顶部和侧部加热;锅体(1)对应锅胆(3)的底部设置有下主发热组件(7),其对食物底部传导加热;锅盖(2)或者锅体(1)内设置有环绕锅胆(3)内循环的加热风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其特征是所述锅体(1)与锅盖(2)共同围成相对密封的烹饪腔,锅盖(2)上设置有可遮挡上辅助发热组件(4)的透光罩(10),透光罩(10)边缘与烹饪腔相对密闭;加热风道(5)环绕在锅盖(2)顶部,或者环绕在锅体(1)烹饪腔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其特征是所述加热风道(5)的进风口(15)开设在透光罩(10)中部,出风口(11)开设在透光罩(10)外部,锅盖(2)内设置有可把进风口(15)进入的空气抽至出风口(11)排出的加热风机(6),加热风机(6)位于上辅助发热组件(4)上部;或者,加热风道(5)的进风口(15)设置在锅体(1)烹饪腔的内侧壁,出风口(11)设置在锅盖(4)与透光罩(10)之间,锅体(1)内设置有可把进风口(15)进入的空气抽至出风口(11)排出的加热风机(6),加热风机(6)位于烹饪腔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其特征是所述上辅助发热组件(4)为齿素管、碳素管、石英管、金属管或发热丝,下主发热组件(7)为金属发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其特征是所述锅体(1)内设置有搅拌电机(8),搅拌电机(8)的电机轴通过连接头(9)与锅胆(3)内设置的可拆卸的翻转装置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其特征是所述翻转装置为搅拌耙(18),其首端与连接头(9)转动连接,尾端向锅体(1)的侧壁延伸,或者,其首端通过锁紧上盖(12)与连接头(9)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耙(18)呈S形、或弧形、或条形,其首端至尾端的高度,由高渐低,首端与连接头(9)的转动处为螺旋状,行进方向的一侧由下至上,向后倾斜,尾端与锅胆(3)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其底部与锅胆(3)的内底部形状相当,两者贴合滑动连接,或间隙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其特征是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横跨锅胆(3)后与锅体(1)相接的食物翻滚器(12),其一端铺设在锅胆(3)的内底部,食物翻滚器(12)的中部呈条状或辐条状,另外一端为手柄并伸出锅体(1);食物翻滚器(12)的中部的中央相接有弹簧铲(11),其包括锅铲本体及与其相接的弹簧,弹簧通过锁紧上盖(21)与连接头(9)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其特征是所述锅体(1)上对应食物翻滚器(12)手柄底部的驱动块(12.1)设置有微动开关(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烤锅,其特征是所述锅胆(3)内还设置有用于搁置食物或者食物托盘的支架(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加热多功能炒锅,其特征是所述锅体(1)内设置有转动环(13),转动环(13)上枢设有三个以上的滚轮(14),滚轮(14)压接在锅体(1)与锅胆(3)之间;锅体(1)与锅盖(2)的铰接处设置有微动开关(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林斌;欧广宏,未经周林斌;欧广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5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