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NG加气子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4728.0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民;罗裕;许安东;陶小秀;李泽;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F17C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0039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ng 加气子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NG加气子站,属于CNG加气设备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加气站类型是根据现场或附近是否有天燃气管网,分为常规站、母站和子站。常规站是建在有天燃气管网的地方,直接在天燃气高压管网上取气,天燃气经过脱硫、脱水、压缩,进入加气瓶组储存或给汽车加气。加气母站建设在临近天燃气管网的地方,而子站建在用气量较大的城市中或公路旁,然后通过转运车将天燃气从母站运到子站,通过子站的加气设备给汽车加气,此时,一般都设置有站内固定储气瓶组或储气井。
目前,国内外CNG加气子站基本上都是传统机械式压缩机加气子站。当机械式压缩机加气子站采用加气瓶组储存天燃气时,一般都将站内储气瓶分为高压组、中压组和低压组,根据加气过程中需要加气的汽车的储气瓶内气体压力的变化来选择高压组和低压组;同时,在加气过程中,随着天燃气的分发,高、低压组储气瓶内的压力还会不断降低。为了维持正常压力,同时能将储气瓶中的天燃气最大程度的置换出来加入汽车中,并提高加气速度,需要通过压缩机不断的给站内储气瓶组增压,以保证加气瓶中的天燃气能加入汽车中。而气体在减压时要吸收热量,增压时要释放出热量,并且在机械压缩过程中,随着进口压力的不断降低,压缩机运行时间将逐步延长,能量损耗加大,机械效率降低,进而影响压缩机的寿命。而且,一般CNG拖车长管钢瓶中的天燃气利用率仅为75%~80%,大约800Nm3的天燃气不能置换出来,只能随拖车往来于运输途中,使运输成本提高。另外,机械式压缩机加气子站机械填料和油水分离器的气体泄漏率较高,通常在0.5%~1%,造成天燃气气体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加气瓶组中天燃气的利用率的CNG加气子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NG加气子站,包括加气机、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和布置在拖车上的至少三组CNG加气瓶组,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具有一个输入接口和一个输出接口,所述多组CNG加气瓶组中,有一组为高压瓶组,其余各组为取气瓶组;高压瓶组具有一个高压输出端和一个高压输入端,高压输出端与加气机连接,高压输入端与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的输出接口连接;取气瓶组具有一个气体输出端,取气瓶组的气体输出端与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的输入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由PLC模块、触摸屏、气动球阀和压力传器构成;压力传感器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的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上,其信号输出端与PLC模块连接;气动球阀含有气动电磁阀,高压瓶组的高压输出端和高压输入端上以及取气瓶组的气体输出端上均分别安装有所述的气动球阀,各气动球阀的气动电磁阀的控制线均与PLC模块连接;触摸屏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多组取气瓶组的气体输出端上安装的气动球阀的输出端汇集在一根输出管线上,各储气瓶组的气体输出端通过输出管线与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的输入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是,在输出管线上还具有一个输出口,该输出口与加气机连接,高压瓶组的高压输出端通过输出口与加气机连接。
进一步的是,每组取气瓶组还都具有一个气体输入端,所述气体输入端上也均安装有所述的气动球阀,所述气动球阀的输入端汇集在一根输入管线上,输入管线的输入端与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的输出接口连接,高压瓶组的高压输入端通过输入管线与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的输出接口连接,气动球阀的气动电磁阀的控制线均与PLC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是,在输入管线上还具有一个高压输出接口,该高压输出接口与加气机连接。
进一步的是,在高压输出接口与输出接口之间的输入管线上,以及在输出口与输入接口之间的输出管线上分别安装有手动球阀。
进一步的是,每组CNG加气瓶组包括至少两长管钢瓶,每个所述的CNG加气子站包括四至五组所述的CNG加气瓶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4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广告系统
- 下一篇:固定装置及使用所述固定装置的背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