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阻隔性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2203.3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4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达;宗建平;陈旭;陈小雷;徐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7/08;C08K5/134;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30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聚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高阻隔性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聚酯是热塑性饱和聚酯的总称,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开发最早、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聚酯。自PET商品化以来,由于廉价的原料以及所制产品具有诸多优点,如质轻、透明、容易重新密封,因而其使用领域日益扩大,用量亦越来越大,成为塑料包装中用量增长最快的树脂。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塑料制品的高性能、多功能性及环境保护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阻隔性作为 PET 材料的主要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虽然普通PET材料对液体、气体的阻隔性相对较好,但是在特殊应用领域其对氧气、水蒸气的阻隔性仍不够高,还达不到使用要求,比如:奶制品、啤酒对氧气十分敏感,微量的氧气渗漏就会导致产品保鲜期的缩短;再如,太阳能电池背板要求材料具有极低的水蒸气透过率等等。
要提高聚酯材料对氧气、水蒸气的阻隔性,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多层复合。一般是采用在材料表面涂覆高阻隔涂层或者在两层聚酯材料中间夹一层高阻隔性材料;2、共混改性。一般是采用将聚酯材料和其它高阻隔性材料进行共混以达到以较低成本得到高阻隔性材料的目的。这两种方法中方法1存在工序复杂、成本高,同时涂层容易脱落,中间层高阻隔材料分散困难等缺点,制品的阻隔性难以保证。方法2共混改性,目前和聚酯共混提高材料阻隔性的树脂主要有MXD6、EVOH、PEN等,但这些共混复合材料仅仅提高了对氧气等气体的阻隔性,而对水蒸气的阻隔性作用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阻隔性聚酯复合材料,该聚酯复合材料不仅对氧气等气体具有较好的阻隔性,同时对水蒸气也具有优良的阻隔作用。
一种高阻隔性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聚酯 60~95份
PVDC 1~20份
相容剂 2~20份
抗氧化剂 0.1~1份
其中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特性粘度为0.55~1.0dl/g;相容剂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酰亚胺;抗氧化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高阻隔性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阻隔性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聚酯、PVDC、相容剂、抗氧化剂按如下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料:
聚酯 60~95份
PVDC 1~20份
相容剂 2~20份
抗氧化剂 0.1~1份
其中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特性粘度为0.55~1.0dl/g;相容剂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酰亚胺;抗氧化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
(2)、将上述制得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冷却、造粒,得到成品高阻隔性聚酯复合材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四段温度分别为加料段240~260℃、压缩段260~280℃、计量段270~289℃、口模270~290℃,螺杆转速控制在60~80 r/min。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与现有共混技术改性得到的聚酯复合材料相比,本发明的高阻隔性聚酯复合材料不仅对氧气等气体具有较好的阻隔性,同时对水蒸气也具有优良的阻隔作用。
2、与现有采用多层复合、共混改性技术制备的聚酯阻隔材料相比,不仅阻隔性能优异,而且在成本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未限于所举的实施例。
在下列实施例中聚酯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牌号CR-8863,生产厂家是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PVDC是聚偏二氯乙烯,牌号Saran168,生产厂家是美国DOW化学公司;相容剂是聚丙烯接枝马来酰亚胺,生产厂家是浙江杰事杰公司;抗氧化剂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生产厂家是杭州鼎越化工有限公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2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